冰兒

冰兒小說封面
作者
瓊瑤
分類
言情小說
語言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閱讀
館內借閱
線上閱讀

冰兒小說

1985出版的《冰兒》,是臺灣言情小說瓊瑤小說中唯一沒有父母親角色的言情小說。和《卻上心頭》一樣,《冰兒》更像是新一代的流行的言情小說,這種新的嘗試,正是後來席絹等新銳言情小說的先聲。

瓊瑤的小說多以舊時帝王、豪門家族生離死別、愛情糾葛為背景,表現人物“轟轟烈烈”的感情和矛盾衝突。《瓊瑤全集》第四十二部《冰兒》卻刻畫當代青年的愛情糾葛。小說構思奇特,文筆細膩,人物形象生動,感情篤深。

就瓊瑤個人的寫作生涯而言, 80年代可說是產量銳減。八五年的《冰兒》和90 年的《雪珂》可說是重要的分水嶺。《冰兒》是瓊瑤最後一本以當代時空為背景的小說。八五年起瓊瑤將戰場轉至黃金時段的電視連續劇,大部分是改編自早期小說,如《幾度夕陽紅》及《煙雨濛濛》, 這幾年間瓊瑤不曾有任何創作。90年寫成的《雪珂》則以清末民初為背景,到大陸拍外景。一直到現在,瓊瑤的小說寫作已失去其獨立意義,成為電視連續劇的附屬周邊商品。 80年代後期到 90年代,瓊瑤的小說及電視劇都以清朝或民初為背景,大量利用傳統社會與文化在視覺上所造成的效果,例如華麗的古裝、宏偉的宮殿、古色古香的花園。就主題及劇情而言,所謂的傳統社會,也提供一個絕佳的幌子,用以誇大渲染封建禮教對愛情的壓迫。

當我們習於一出又一出著古裝的瓊瑤電視劇時,80年代上半期的瓊瑤小說可能最易為人們所忽視遺忘,然而這一部分代表著瓊瑤想要努力配合社會潮流的企圖,相當值得我們重視。她的努力失敗了,但是她嘗試改變的意願及其結果,有必要加以研究。80 年代上半期的改變主要是世代衝突的重要性大為減低,父母要不然居於從旁協助的角色,要不然就完全消失(如《冰兒》一書)。一旦失去了父母反對這樣的外來壓力,愛情本身的內在意義到底是什麼呢?在《匆匆,太匆匆》一書中,瓊瑤試圖處理愛情與自我成長的關係。此書女主角在整個故事中,數度三心二意,喜歡男主角以外的男性,當男主角去當兵時,她甚至萌生分手之意。她認為自己不斷的成長,歷經種種階段,兩男主角熱情有餘、成熟不足。最後,女主角因罹患癌症而去世。

從瓊瑤的創作史看來,這部《冰兒》代表了瓊瑤創作上的一個轉折,在這之前,瓊瑤寫了一系列以現代為背景且多為拍成電影而創作的小說,如:《聚散兩依依》、《夢的衣裳》、《昨夜之燈》等;在這以後,瓊瑤開始將重心放在電視劇的改編上,從此,創作的故事背景由臺北換成大陸,從現代轉成清末民初。

冰兒全文

  1. 第一章
  2. 第二章
  3. 第三章
  4. 第四章
  5. 第五章
  6. 第六章
  7. 第七章
  8. 第八章
  9. 第九章
  10. 第十章
  11. 第十一章
  12. 第十二章
  13. 第十三章
  14. 第十四章
  15. 第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