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與黃昏 3

第三天的下午,他又來了。

還沒到那塊草坪,他就感到一種緊張。

他耕耘過的那段路面越來越近了。

他撥開茂密攔擋的樹枝,蹚開著叢樹、荊棘,低著頭在這條神秘的小路上鑽著、走著。

再一轉彎,就該到了。

是什麼樣的腳印呢?

懸念。

人為什麼有那麼多懸念——接連不斷的懸念?

因為有追求;因為追求中有未知。

他現在追求什麼?

懸念結束了。

撥開遮攔的枝葉,問號便成了句號。

眼前,松細平整的路面上,印著四個清晰的腳印。兩個進草坪的,兩個出草坪的。一個人的。

女式涼鞋的腳印。

他端詳著這腳印,不禁輕鬆地、得意地笑了。

智慧的勝利。

從這腳印中還能看到什麼?

腳的長度乘七等於身高?

根據腳印的深淺、形狀、面積,用和自己腳印對比的方法,再參照一系列公式,去算出她(這次可以確定不移地使用“她”字了)的體重?

不,他不想搞這種繁瑣的甚至可以說是低劣的智慧。

這樣做讓他厭惡。

破壞他美好的情感。

他不需要知道這些。

他的印象中已經立著一個美好動人的姑娘了(他相信她是位年輕姑娘)。

他不需要再去改變這個形象。

如他所料。

草坪中,石凳又一次被搬回了石桌西面。

這次的宣言,顯得比上一次更強硬。

“真不像話,不許你再瞎搬。”——這就是他在這宣言中看到的。

她每天留下她清晨的宣言。

他每天留下他傍晚的宣言。

她每天留下她西方的宣言。

他每天留下他東方的宣言。

真有意思。

他照例打一遍太極拳。藍天,太陽,山湖,大地,古廟殘垣,槐樹叢竹,在周圍緩緩移動旋轉著。自己才三十多歲,卻喜歡打太極拳——這是老年人的運動,這是什麼個性呢?

是老化,是沉穩,是豁達大度,是安詳超然?

今天為什麼自省起這個問題來了?

今天為什麼有一種希望生命顯得年輕的願望呢?

她,“西方”,多大了?

她肯定很年輕。

瞧她那一次次倔強的“宣言”。

他照例又把石凳搬到東面。

他坐東朝西——照例。

哈哈。他看著對面石凳在草坪上留下的那個方形印跡,想像著她此時面對面坐在對面的樣子——她的冷冷的樣子,她的傲然的樣子,覺得分外有趣。

今天,自己還留下一個石凳在東的“宣言”就算了?

她搬到西,他搬到東,搬來搬去,有何新意?

他應該有點新招。

他一邊寫作——他在寫一篇《東西方宗教史對比》的論文——一邊想著這個問題。

他的新招帶有幽默和惡作劇的色調。

再絕不過了。

他把沉重的長條石桌——這回不是石凳了——搬著旋轉了九十度。南北方向變成了東西方向。

石凳則相應跟著放到了石桌的南面。

好了,不用東西之爭了。

這個格局是定了。

她不可能再把桌子挪轉過來。

那是一個女人力所不能及的。

這就是他對對方的嘲弄、“欺負”。

他驕傲地、勝利地坐南朝北地坐下了。兩手很舒服地放在石桌上,他扭頭望了望西邊竹叢後面下沉入地平線的太陽,自己可以很適宜地利用左邊來的光線。

這與迎面利用光線一樣有效。

但突然他又怔愣住了:這會不會演變成南北之爭呢?

她同樣為著從左方利用光明,明天清晨,她可以把石凳搬到石桌北面去嘛。

他坐南朝北,她是坐北朝南。

坐北朝南不是“上席”嗎?

不管她。

反正,他挪動了石桌,她不能再挪回去。即便形成南北之爭,也是在他造成的新的大格局中進行。

這便是他的一點勝利。

他提著書包要走了,又站住,看了看自己扭轉的乾坤。

嗯?

就這樣一直進行改變格局的鬥爭?

這是什麼鬥爭?

這裡有深刻的哲學含義——他突然悟到。

這種相互改變格局的較量,恰恰是人類社會中一切政治、經濟、軍事、思想、外交較量的本質。

不管有多少表面的言辭、宣傳、輿論、佯裝舉動,一切較量的目的都是在爭奪對格局的決定權。

而較量中的每一步策略手段的意圖,也在對格局的某種改變中顯露出來。

人和自然的較量更是這樣。

江河氾濫,橫衝直撞,任意製造著格局。

人類築堤、築壩、圍截、堵住,又改變了格局。

江河又沖決堤壩,橫溢漫流,製造出新的格局。

人類聰明瞭,一邊築壩攔堵,一邊鑿山疏導,又改變出新的格局。

不是這樣嗎?

人類和自然的相互鬥爭,都是一次又一次向對方發佈著這無言而有形的(因而也是更鮮明有力的)宣言。

他拔腳要走了,突然又想起什麼。

他在竹叢旁掐下一朵紅色的小花,放在石桌上,又用一塊小石子壓上。

哼,這花就表明她。表明我已經知道你是個女性。

用小石子壓上,既為防風颳掉小花,也表明:男人的力量是壓倒你的。

自己能挪動這樣沉重的石桌,無疑向她宣佈了自己的性別。

他看著這又一傑作,頗覺得意。

他又想像著她的反應。

一瞬間,他湧上一絲遺憾:

他今天的宣言,不光是改變了物境格局。

而且還採用了鮮花與石子這兩件實物。

這不是原始思維中的類化物象嗎?

原始人類的原始思維,依靠他們在共同社會生活中形成的類化意象從外界攝取信息,在大腦中儲存信息,在生活中交換信息。而交換信息必須轉化為類化物象,在沒有語言之前,類化物象主要靠打手勢、舞蹈等形體運動,聲音模擬,圖畫文字,還有,最初級的,直接採用實物。

用箭頭表示交戰;用石斧表示砍伐;用飛鳥表示上天的本領。

他和她的“交戰”宣言,今天發展到原始思維中運用實物做類化物象的這個階段了。

一步步下去,會演變到語言文字的產生?

他和她在演繹人類的思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