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學地圖》之劍法

《金庸武學地圖》之劍法

獨孤九劍是華山派劍法。

獨孤九劍,有進無退,招招都是進攻,攻敵之不得不守,自己當然不用守了。創制這套劍法的獨孤求敗前輩,名字叫做“求敗”,他畢生想求一敗而不可得,這劍法施展出來,天下無敵。

獨孤九劍的第一招“總訣式”,足足有3000餘字,而且內容不相連貫;總訣是獨孤九劍的關鍵,須得朝夕唸誦,方可爛熟於胸後融會貫通。

第二招是“破劍式”,用以破解普天下各門各派的劍法。

第三招“破刀式”,用以破解單刀、雙刀、柳葉刀、鬼頭刀、大砍刀、斬馬刀等種種刀法。“破刀式”講究以輕御重,以快制慢。“料敵機先”這四個字,正是這劍法的精要所在。

“破槍式”,包括破解長槍、大戟、蛇矛、齊眉棍、狼牙棒、白蠟杆、禪杖、方便鏟種種長兵刃之法。

“破鞭式”,破的是鋼鞭、鐵鐧、點穴橛、柺子、峨眉刺、匕首、板斧、鐵牌、八角槌、鐵錐等等短兵刃,

“破索式”,破的是長索、軟鞭、三節棍、鏈子槍、鐵鏈、漁網、飛錘流星等等軟兵刃。

“破掌式”,破的是拳腳指掌上的功夫。對方既敢以空手來鬥自己利劍,武功上自有極高造詣,手中有無兵器,相差已是極微。天下的拳法、腿法、指法、掌法繁複無比,這一劍“破掌式”,將長拳短打、擒拿點穴、魔爪虎爪、鐵砂神掌,諸般拳腳功夫盡數包括在內。

“破箭式”這個“箭”字,則總羅諸般暗器,練這一劍時,須得先學聽風辨器之術,不但要能以一柄長劍擊開敵人發射來的種種暗器,還須借力反打,以敵人射來的暗器反射傷敵。

第九招“破氣式”,只是傳以口訣和修習之法,此式是為對付身具上乘內功的敵人而用,神而明之,存乎一心。

獨孤九劍雖只一劍一式,卻是變化無窮,學到後來,前後式融會貫通,更是威力大增。最後這三招更是難學。

令狐沖跟風清揚學劍,除了學得古今獨步的“獨孤九劍”之外,更領悟到了“以無招勝有招”這劍學中的精義。這要旨和“獨孤九劍”相輔相成,“獨孤九劍”精微奧妙,達於極點,但畢竟一招一式,尚有跡可尋,待得再將“以無招勝有招”的劍理加入運用,那就更加空靈飄忽,令人無從捉摸。

華山、崑崙兩派的正反兩儀刀劍之術,是從中國固有的河圖洛書,以及伏羲文王的八卦方位中推演而得,其奧妙精微之處,若能深研到極致,比之西域的乾坤大挪移實有過之而無不及,更是易理深邃。

兩儀化四象,四象化八卦,正變八八六十四招,正奇相合,六十四再以六十四倍之,共有四千零九十六種變化。天下武功變化之繁,可說無出其右了。

正反兩儀,招數雖多,終究不脫於太極化為陰陽兩儀的道理。陽分太陽、少陰,陰分少陽、太陰,是為四象。太陽為乾兌,少陰為離震,少陽為巽坎,太陰為艮坤。乾南、坤北、離東、坎西、震東北、兌東南、巽西南、艮西北。自震至乾為順,自巽至坤為逆。

崑崙派正兩儀劍法,是自震位至乾位的順;華山派的反兩儀刀法,則是自巽位至坤位的逆。

崑崙兩儀劍法有“金針渡劫”、“峭壁斷雲”和“無聲無色”等招數。

華山派反兩儀劍法招數有“混沌一破”、“順水推舟”等。

華山派認為劍為百兵之祖,最是難學。華山派劍法更是博大精深,加之自歷代祖師以降,每一代都有增益。別派武功,師父常常留一手看家本領,以致一代不如一代,越傳到後來精妙之著越少。華山派卻非如此,選弟子之時極為嚴格,選中之後,傾囊相授。單以劍法而論,每一代都能青出於藍。劍乃利器,以之行善,其善無窮;以之行惡,其惡亦無窮。

華山劍輕靈機巧,恰如春日雙燕飛舞柳間,高低左右,徊轉如意;凝重處如山巍峙,輕靈處若清風無跡,變幻莫測,迅捷無倫。

孔雀開屏:取義於孔雀開屏,顧尾自憐。這招劍柄在外,劍尖向己,專在緊急關頭擋格敵人兵器。

彗星飛墮:劍勢勁急,是華山劍術的險著之一,乃神劍仙猿穆人清獨創的絕招。

石破天驚:左掌虛撫,右拳嗖的一聲,從掌風中猛穿出來,是華山派的絕招之一。

破玉拳的起手式:身子微微一弓,右拳左掌,合著一揖,身子隨著這一揖之勢,向前疾探,連拳連掌。

附骨之蛆:劍始終點在敵人後心,如影隨形,任他閃避騰挪,劍尖總不離開。

華山劍法的“詩劍會友”,橫劍當胸,左手捏了個劍訣,似是執筆寫字一般,是華山派與同道友好過招時所使的起手式,意思說,文人交友,聯句和詩,武人交友則是切磋武藝。使這一招,是表明和對手絕無怨仇敵意,比劍只決勝敗,不可性命相搏。尤其是“蕭史乘龍”這一式,長劍飛舞,直如神龍破空一般,卻又瀟灑飄逸,頗有仙氣。

《笑傲江湖》中甯中則所創。

甯中則創這一劍乃是臨時觸機而創出,其中包含了華山派的內功和劍法上的絕詣,又加上她自己的巧心慧思,確實非常厲害。

玉女劍十九式是華山派女弟子的功夫。風清揚曾以掌作劍,演試過這十九式。

華山派劍法中還有養吾劍、希夷劍、淑女劍、松風劍、中平劍、奪命連環三仙劍等。

武當派兩位前輩在“兩儀劍法”這路劍法上花了數十年心血,劍法中有陰有陽,亦剛亦柔。

武當派兩位道人,劍分陰陽,未能混而為一,讓令狐沖輕鬆取勝。

《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學習太極劍法的過程最具特色。

其時,張三丰為其演示太極劍法:

張無忌不記招式,只是細看劍招中“神在劍先,綿綿不絕”之意。然後張三丰問張無忌看清楚了沒有,張無忌說看清楚了;張三丰問都記得了沒有,張無忌答已忘記了一小半。張三丰說好,讓張無忌自己再去想想。張無忌果然極有悟性,低頭默想起來。過了一會,張無忌已忘記了一大半。張三丰又提劍出招,繼續演將起來。張三丰第二次所使,和第一次使的竟然沒一招相同。張三丰畫劍成圈,再問張無忌這次怎麼樣,張無忌答還有三招沒忘記。最後,張無忌在殿上緩緩踱了一個圈子,沉思半晌,又緩緩踱了半個圈子,抬起頭來,滿臉喜色,竟然叫道:“這我可全忘了,忘得乾乾淨淨的了。”

張無忌於此終於學習到太極劍法的精髓和真諦。

此後,張無忌和敵人動手,只一招就可以制敵。張無忌這一招並非普通和平凡的一招,這一招乃是以己之鈍,擋敵之鋒,實已得了太極劍法的精奧。要知張三丰傳給他的乃是“劍意”,而非“劍招”,要他將所見到的劍招忘得半點不剩,才能得其神髓,臨敵時以意馭劍,千變萬化,無窮無盡。倘若尚有一兩招忘得不乾淨,心有拘囿,劍法便不能純。

張無忌施展太極劍法對敵之時,只見他一柄木劍在寒光中畫著一個個圓圈,每一招均是以弧形刺出,以弧形收回,他心中無半點渣滓,以意運劍,木劍每發一招,便似放出一條細絲,要去纏在寶劍之中,這些細絲越積越多,似是積成了一團團絲錦,將對手的劍裹了起來,便如撒出了一張大網,逐步向中央收緊。張無忌卻始終持劍畫圓,旁人除了張三丰外,沒一個瞧得出他每一招到底是攻是守。這路太極劍法只是大大小小、正反斜直各種各樣的圓圈,要說招數,可說只有一招,然而這一招卻是永無止境的。

以不變應萬變,太極劍法暗含極深刻哲理和寓意。

《笑傲江湖》中令狐沖與沖虛道長比劍,沖虛道長的武當劍法顯然還是太極的風格。不過這一場比試,卻見出了武當劍法的弱點所在。

比劍時,沖虛道長身子緩緩右轉,左手持劍向上提起,劍身橫於胸前,左右雙掌掌心相對,如抱圓球。令狐沖見他長劍未出,已蓄勢無窮,當下凝神注視。沖虛道長左手持劍緩緩向前劃出,成一弧形。令狐沖只覺一股森森寒氣,直逼過來,若不還招,已勢所不能,看不出他劍法中破綻所在,只得虛點一劍。

突然之間,沖虛道長劍交右手,寒光一閃,向令狐沖頸中劃出。這一下快速無倫,旁觀群豪都情不自禁地叫出聲來。但他如此奮起一擊,令狐沖已看到他脅下是個破綻,長劍刺出,徑指他脅下“淵液穴”。

沖虛道長長劍豎立,噹的一聲響,雙劍相交,兩人都退開了一步。令狐沖但覺對方劍上有股綿勁,震得自己右臂隱隱發麻。沖虛道長,臉上微現驚異之色。沖虛道長劍交左手,在身前劃了兩個圓圈。令狐沖見他劍勁連綿,護住全身,竟無半分空隙,心中也是暗暗驚異。沖虛道長右手捏著劍訣,左手劍不住抖動,突然平刺,劍尖急顫,看不出攻向何處。

他這一招中籠罩了令狐沖上盤七大要穴,但就因這一搶攻,令狐沖已瞧出了他身上三處破綻,這些破綻不用盡攻,只攻一處已足制死命,當下長劍平平淡淡地指向對方左眉。沖虛道長倘若繼續挺劍前刺,左額必先中劍,待他劍尖再刺中令狐沖時,已然遲了一步。

沖虛道長劍招未曾使老,已然圈轉。突然之間,令狐沖眼前出現了幾個白色光圈,大圈小圈,正圈斜圈,閃爍不已。他眼睛一花,當即回劍向對方劍圈斜攻。噹的一響,雙劍再交,令狐沖只感手臂一陣痠麻。

沖虛道長者劍上所幻的光圈越來越多,過不多時,他全身已隱在無數光圈之中,光圈一個未消,另一個再生,長劍雖使得極快,卻聽不到絲毫金刃劈風之聲,足見劍勁之柔韌已達於化境。這時令狐沖已瞧不出他劍法中的空隙,只覺似有千百柄長劍護住了他全身。沖虛道長純採守勢,是絕無破綻。可是這座劍鋒所組成的堡壘卻能移動,千百個光圈猶如浪潮一般,緩緩湧來。沖虛道長並非一招一招地相攻,而是以數十招劍法混成的守勢,同時化為攻勢。

令狐沖無法抵禦,只得退步相避。他退一步,光圈便逼進一步,頃刻之間,令狐沖已連退了七八步。令狐沖再退一步,波的一聲,左足踏入了一個小水坑,心念一動:“風太師叔當日諄諄教導,說道天下武術千變萬化,神而明之,存乎一心,不論對方的招式如何精妙,只要是有招,便有破綻。獨孤大俠傳下來的這路劍法,所以能打遍天下無敵手,便在能從敵招之中瞧出破綻。眼前這位前輩的劍法圓轉如意,竟無半分破綻,可是我瞧不出破綻,未必便真無破綻,只是我瞧不出而已。”

令狐沖又退幾步,凝視對方劍光所幻的無數圓圈,驀地心想:“說不定這圓圈的中心,便是破綻。但若不是破綻,我一劍刺入,給他長劍這麼一絞,手臂便登時斷了。”當下手臂一伸,長劍便從沖虛道長的劍光圈中刺了進去。

沖虛道長退開兩步,收劍而立,臉上神色古怪,既有驚詫之意,亦有慚愧之色,更帶著幾分惋惜之情,對令狐沖大加佩服。

令狐沖此時方知,適才如此冒險一擊,果然是找到了對方劍法的弱點所在,只是沖虛道長劍法實在太高,光圈中心本是最兇險之處,他居然練得將破綻藏於其中,天下成千成萬劍客之中,只怕難得有一個膽敢以身犯險。

有弱點的武當劍法,雖然是神乎其技地將破綻巧妙地掩飾和隱藏,畢竟不是一流境界。

《倚天屠龍記》中有招數“天地同壽”,雖屬武當派劍招,卻不是張三丰所創,乃是殷梨亭苦心孤詣地想了出來,本意是要和楊逍同歸於盡之用。他自紀曉芙死後,心中除了殺楊逍報仇之外,更無別唸,但自知武功非楊逍之敵,師父雖是天下第一高手,自己限於資質悟性,無法學到師父的三四成功夫,反正只求殺得楊逍,自己也不想活了,是以在武當山上想了幾招拼命的打法出來。

殷梨亭暗中練劍之時,被師父見到,張三丰喟然嘆息,心知此事難以勸喻,便將這招劍法取了個“天地同壽”的名稱,意思是說人死之後,精神不朽,當可萬古長春,實是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悲壯劍招。

神門十三劍是武當劍法,共有13記招數,每記招式各不相同,但所刺之處,全是敵人手腕的“神門穴”。

張三丰所創,見於《倚天屠龍記》。

繞指柔劍共72招,張三丰所創。

使用時以渾厚內力逼彎劍刃,長劍竟似變成了一條軟帶,輕柔曲折,飄忽不定,劍招閃爍無常,敵人難以招架。

《倚天屠龍記》中張三丰弟子莫聲谷使用。

《倚天屠龍記》中的招數“手揮五絃”、“萬嶽朝宗”,也是武當派劍法功夫。

《神鵰俠侶》中講述,玉女心經是由當年古墓派祖師林朝英獨居古墓時創下。

林朝英撰述玉女心經,雖是要剋制全真派武功,但因其對王重陽始終情意不減,所以撰述到最後一章玉女素心劍之時,林朝英幻想終有一日能與意中人並肩擊敵,因之玉女心經的最後這一章的武術特別地有轉喻之意。

玉女心經的最後這一章玉女素心劍的武功是雙人劍法,一個使玉女心經,一個使全真功夫,相互應援,分進合擊。

林朝英當日柔腸百轉,深情無限,纏綿相思,盡數寄託於這章武經之中。雙劍縱橫是賓,攜手克敵才是主旨所在,然而在所遺石刻之中卻不便註明這番心事。

小龍女與楊過初練玉女素心劍時相互情愫未生,無法體會祖師婆婆的深意,修習之際兩人均使本門心法,自是領會不到其中妙詣。

二人想不到林朝英當年創制這套劍法,心中想像與王重陽並肩禦敵。而楊、龍兩人對拆,卻是將對方當成了敵人,互刺互擊,相殺相斫。其實林朝英與王重陽都是當時天下一等一的高手,單隻一人已無旁人能與之對敵,這套聯手抗敵的功夫實在並無用處,只是林朝英自肆想象,以託芳心而已。她創此劍法時武功已達巔峰,招式勁急,綿密無間,不能有毫髮之差,楊過與小龍女不明其中含意,自難得心心相應,難以融會和領悟。

後來楊過和小龍女共同對敵,二人同使玉女劍法,難以抵擋金輪法王。但楊過無意中使全真劍法,小龍女使玉女劍法,卻均化險為夷。直到此時楊過和小龍女才終於想通了玉女心經最後一章玉女素心劍的精義所在。

楊過和小龍女同使一招劍法,兩招名稱相同,招式卻是大異,一招是全真劍法的厲害劍招,一招是玉女劍法的險惡家數,雙劍合璧,威力立時大得驚人。二人劍招相互呼應配合,所有破綻全為旁邊一人補去,厲害殺著卻是層出不窮。楊過和小龍女修習這章劍法,數度無功,此刻身遭奇險,相互情切關心,都是不顧自身安危,先救情侶,正合上了劍法的主旨。

使這玉女素心劍劍法的男女二人倘若不是情侶,則許多精妙之處實在難以領會;相互間心靈不能溝通,則聯劍之際是朋友則太過客氣,是尊長小輩則不免照拂仰賴;如屬夫妻同使,妙則妙矣,可是其中脈脈含情、盈盈嬌羞、若即若離、患得患失諸般心情卻又差了一層。彼時楊過與小龍女相互眷戀極深,然而未結絲蘿,內心隱隱又感到前途困厄正多,當真是亦喜亦憂,亦苦亦甜,這番心情,與林朝英創制這套“玉女素心劍”之意漸漸地心息相通。

這路劍法每一招中均含著一件韻事,或“撫琴按簫”或“掃雪烹茶”或“松下對弈”或“池邊調鶴”均是男女與共,當真是說不盡的風流旖旎。林朝英情場失意,在古墓中鬱鬱而終。她文武全才,琴棋書畫,無所不能,最後將畢生所學盡數化在這套武功之中。她創制之時只是自舒懷抱,哪知數十年後,竟有一對情侶以之克御強敵,卻也非她始料之所及的了。

林朝英當年創制這路劍法本為自娛抒懷,實無傷人斃敵之意,其時心中又充滿柔情,是以劍法雖然厲害,卻無一招旨在致敵死命。

玉女劍法這一派武功的創始人林朝英是女子,而接連兩代的弟子也都是女人,此劍法自然不免輕柔有餘、威猛不足。

小龍女教導楊過的架勢,都帶著三分婀娜風姿。楊過融會貫通之後,因自己的聰明和悟性,自然而然地已除去了女子神態,轉為飄逸靈動。

玉女劍法使起來一招未畢,二招即至。劍招初出時人尚在左,劍招抵敵時身已轉右,竟似劍是劍,人是人,兩者殊不相干。

玉女劍法還有“錦筆生花”等劍招。

古墓派極厲害的招數,倘若不明這一招的來龍去脈,極可能會盡全力守護上身,而小腹非中劍不可。

七星落長空是泰山派劍法的精要所在。這一招刺出,對方須得輕功高強,立即倒縱出丈許之外,方可避過,但也必須識得這一招“七星落長空”,當他劍招甫發,立即毫不猶豫地飛快倒躍,方能免去劍尖穿胸之禍,而落地之後,又必須應付跟著而來的三招凌厲後著,這三招一著狠似一著,連環相生,實所難當。

泰山派這招“七星落長空”分為兩節,第一節以劍氣罩住敵人胸口七大要穴,當敵人驚惶失措之際,再以第二節中的劍法擇一穴而刺。劍氣所罩雖是七穴,致敵死命,卻只一劍。這一劍不論刺在哪一穴中,都可克敵取勝,是以既不需同時刺中七穴,也不可能同時刺中七穴。招分兩節,本是這一招劍法的厲害之處,但當年魔教長老仔細推敲,正從這厲害之處找出了弱點,待對方第一節劍法使出之後,立時疾攻其小腹,這一招“七星落長空”便即從中斷絕,招不成招。

“岱宗如何”這一招可算得是泰山派劍法中最高深的絕藝,要旨不在右手劍招,而在左手的算數。左手不住屈指計算,算的是敵人所處方位、武功門派、身形長短、兵刃大小,以及日光所照高低等等,計算極為繁複,一經算準,挺劍擊出,無不中的。要在頃刻之間,將這種種數目盡皆算得清清楚楚,一般人自知無此本領,因此很少有人深入研究。

岱宗如何雖然使起來太過艱難,似乎不切實用,實際上卻是威力無比。岱宗如何,可說是泰山劍法之宗,擊無不中,殺人不用第二招。

泰山有松極古,相傳為秦時所封之“五大夫松”,虯枝斜出,蒼翠相掩。

玉磬子、玉音子的師伯祖曾由此而悟出一套劍法來,便稱之為“五大夫劍”。

這套劍法招數古樸,內藏奇變,五劍倏地刺出,一連五劍,每一劍的劍招皆蒼然有古意。

泰山過水簾洞後,一條長長的山道斜坡,名為“快活三”,意思說連續三里,順坡而下,走起來十分快活,因此泰山派前輩由這條斜坡化出三劍,名字就叫“快活三”。

“快活三”使起來三劍猶似行雲流水,大有善御者駕輕車而行熟路之意。

“泰山十八盤”乃泰山派昔年一位名宿所創,他見泰山三門下十八盤處羊腸曲折,五步一轉,十步一回,勢甚險峻,因而將地勢融入劍法之中,與八卦門的“八卦遊身掌”有異曲同工之妙。泰山“十八盤”越盤越高,越行越險,這路劍招也是越轉越狠辣。

泰山“十八盤”,有“緩十八、緊十八”之分,十八處盤旋較緩,另外十八處盤旋甚緊,一步高一步,所謂“後人見前人履底,前人見後人發頂”。

泰山劍法的其他招數還有“來鶴清泉”、“石關回馬”、“朗月無雲”、“峻嶺橫空”等。

李白的這首《俠客行》的詩被金庸大俠在《俠客行》的小說中虛構成了一幅連環壁畫和一套劍法。

《俠客行》的每一句詩中,暗示和隱含著不同的劍法和劍招。但如果有人要拘泥於詩中的字詞的含義,又是難求甚解。

俠客行第二句“吳鉤霜雪明”,看上去是使劍的招數。有人認為這一路劍法的總綱,乃是“吳鉤霜雪明”五字。吳鉤者,彎刀也,出劍之時,總須念念不忘“彎刀”二字,否則不免失了本意。以刀法運劍,那並不難,但當使直劍如彎刀,直中有曲,曲中有直,方是“吳鉤霜雪明”這五個字的宗旨。

而俠客島壁上的註解又說:鮑照樂府:“錦帶佩吳鉤”,又李賀詩云:“男兒何不帶吳鉤”。這個“佩”字,這個“帶”字,才是詩中最要緊的關鍵所在。吳鉤雖是彎刀,卻是佩帶在身,並非拿出來使用。那是說劍法之中當隱含吳鉤之勢,圓轉如意,卻不是真的彎曲。有人認為,“吳鉤霜雪明”,精光閃亮,就非入鞘之吳鉤,利器佩帶在身而不入鞘,豈不是沒有道理?許多極聰明的武林人物,就此被誤入歧途。

石破天無知者無畏,沒有許多文化的先入之見,反而有奇緣得以破解俠客行劍法的秘密。

石破天看到這幅壁畫時,絲毫不在字詞的表面意義上著眼,他只覺得那千百文字之中,有些筆畫宛然便是一把長劍。這些劍形或橫或直,或撇或捺,在識字之人眼中,只是一個字中的一筆,但石破天既不識字,見到的卻是一把把長長短短的劍,有的劍尖朝上,有的向下,有的斜起欲飛,有的橫掠欲墜。石破天一把劍一把劍的瞧將下來,瞧到第十二柄劍時,突然間右肩“巨骨穴”間一熱,有一股熱氣蠢蠢欲動,再看第十三柄劍時,熱氣順著經脈,到了“五里穴”中,再看第十四柄劍時,熱氣跟著到了“曲池穴”中。熱氣越來越盛,從丹田中不斷湧將上來。

石破天看石壁上所繪劍形,內力便自行按著經脈運行,腹中熱氣緩緩散之於周身穴道,當下自第一柄劍從頭看起,順著劍形而觀,心內存想,內力流動不息,如川之行。從第一柄劍看到第二十四柄時,內力也自“迎香穴”而到“商陽穴”運行了一週。

石破天在第二室中觀看二十四柄劍形,發覺長劍的方位指向,與休內經脈暗合,回到第一室,圖中卻只一個青年書生,並無其他圖形。看了片刻,覺得圖中人右袖揮出之勢甚是飄逸好看,不禁多看了一會,突然間只覺得右脅下“淵液穴”上一動,一道熱線沿著“足少陽膽經”,向著“日月”、“京門”二穴行去。

石破天心中一喜,已大有心得。

他再細看圖形,見構成圖中人身上衣褶、面容、扇子的線條,一筆筆均有貫穿之意,當下順著氣勢一路觀將下來,果然自己體內的內息也依照線路運行。當下尋到了圖中筆法的源頭,依勢練了起來。這圖形的筆法與世上書畫大不相同,筆畫順逆頗異常法,好在他從來沒學過寫字,自不知不論寫字畫圖,每一筆都該自上而下、自左而右,雖然勾挑是自下而上,曲撇是自右而左,然而均系斜行而非直筆。這圖形中卻是自下而上、自右向左的直筆其多,與畫畫筆意往往截然相反,拗拙非凡。他可絲毫不以為怪,照樣習練。換作一個學寫過幾十天字的蒙童,便決計不會順著如此的筆路存想了。圖中筆畫上下倒順,共有八十一筆。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已將第一圖中的八十一筆內功記得純熟。

石破天又走到第三座石室之中。一踏進石室,便覺風聲勁急,卻是三個勁裝老者展開輕功,正在迅速異常的奔行。這三人奔得快極,只帶得滿室生風。三人腳下追逐奔跑,口中卻在不停說話,而語氣甚是平靜,足見內功修為都是甚高,竟不因疾馳而呼吸急促。

第一個老者認為這一首“俠客行”乃大詩人李白所作。但李白是詩仙,卻不是劍仙,何以短短一首二十四句的詩中,卻含有武學至理?第二人認為,創制這套武功的才是一位震古爍今、不可企及的武學大宗師。他只是借用了李白這首詩,來抒寫他的神奇武功。不可太鑽牛角尖,拘泥於李白這首“俠客行”的詩意。第三人認為,第二人的說法雖極有理,但這句“銀鞍照白馬”,若是離開了李白的詩意,便不可索解。第一個老者又認為,不但如此,還得和第四室中那句“颯沓如流星”連在一起,方為正解。

石破天轉頭去看壁上所刻圖形,見畫的是一匹駿馬,昂首奔行,腳下雲氣瀰漫,便如是在天空飛行一般。他照著先前法子,依著那馬的去勢存想,內息卻毫無動靜,心想:“這幅圖中的功夫,和第一二室中的又自不同。”再細看馬足下的雲氣,只見一團團雲霧似乎在不斷向前推湧,直如意欲破壁飛出,他看得片刻,內息翻湧,不由自主地拔足便奔。他繞了一個圈子,向石壁上的雲氣瞧了一眼,內息推動,又繞了一個圈,只是他沒學過輕功,足步踉蹌,姿勢歪歪斜斜的十分拙劣,奔行又遠不如那三個老者迅速。也不知奔了多少圈子,待得將一團團雲氣的形狀記在心裡,停下步來,那三個老者已不知去向。

石破天走到第四室中,壁上繪的是“颯沓如流星”一句的圖譜,他也不理會別人,自去參悟修習。

“俠客行”一詩共二十四句,即有二十四間石室圖解。

石破天如此便慢慢逐一學習會了俠客行劍法。

石破天有時學得極快,一天內學了兩三套,有時卻連續十七八天都未學全一套。一經潛心武學,渾忘了時光流轉,也不知過了多少日子,終於修畢了二十三間石室中壁上的圖譜。

石破天到了第二十四室,舉目向石壁瞧去,一看之下,微感失望,原來二十三座石室壁上均有圖形,這最後一室卻僅刻文字,並無圖畫。目光又向石壁瞧了一眼,突然之間,只覺壁上那些文字一個個似在盤旋飛舞,不由得感到一陣眩暈。他定了定神,再看這些字跡時,腦中又是一陣眩暈。好奇心起,注目又看,只見字跡的一筆一畫似乎都變成了一條條蝌蚪,在壁上蠕蠕欲動,但若凝目只看一筆,這蝌蚪卻又不動了。

石破天幼時獨居荒山,每逢春日,常在山溪中捉了許多蝌蚪,養在峰上積水而成的小池中,看它們生腳步脫尾,變成青蛙,跳出池塘,閣閣之聲吵得滿山皆響,解除了不少寂寞。此時便如重逢兒時的遊伴,欣喜之下,細看一條條蝌蚪的情狀。只見無數蝌蚪或上竄,或下躍,姿態各不相同,甚是有趣。他看了良久,陡覺背心“至陽穴”上內息一跳,知道了這些蝌蚪看似亂鑽亂遊,其實還是和內息有關。看另一條蝌蚪時,背心“懸樞穴”上又是一跳,然而從“至陽穴”至“懸樞穴”的一條內息卻串連不起來;轉目去看第三條蝌蚪,內息卻全無動靜。

轉頭再看壁上的蝌蚪時,小腹上的“中注穴”突然劇烈一跳,不禁全身為之震動,尋思:“這些小蝌蚪當真奇怪,還沒變成青蛙,就能這麼大跳而特跳。”不由得童心大盛,一條條蝌蚪地瞧去,遇到身上穴道猛烈躍動,覺得甚是好玩。壁上所繪小蝌蚪成千成萬,有時碰巧,兩處穴道的內息連在一起,便覺全身舒暢。他看得興發,自行找尋合適的蝌蚪,將各處穴道中的內息串連起來。但壁上蝌蚪不計其數,要將全身數百處穴道串成一條內息,那是談何容易?石室之中不見天日,惟有燈火,自是不知日夜,只是腹飢便去吃麵,吃了八九餐後,串連的穴道漸多。但這些小蝌蚪似乎一條條的都移到了體內經脈穴道之中,又像變成了一隻只小青蛙,在他四肢百骸間到處跳躍。他又覺有趣,又是害怕,只有將幾處穴道連了起來,其中內息的動盪跳躍才稍為平息,然而一穴方平,一穴又動,他猶似著迷中魔一般,只是凝視石壁上的文字,直到倦累不堪,這才倚牆而睡,醒轉之後,目光又被壁上千千萬萬小蝌蚪吸了過去。

石破天如此痴痴迷迷地飢了便吃,倦了便睡,餘下來的時光只是瞧著那些小蝌蚪,也不知是哪一天,突然之間,猛覺內息洶湧澎湃,頃刻間衝破了七八個窒滯之處,竟如一條大川般急速流動起來,自丹田而至頭頂,自頭頂又至丹田,越流越快。他驚惶失措,一時之間沒了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只覺四肢百骸之中都是無可發洩的力氣,順手便將“五嶽倒為輕”這套掌法使將出來。掌法使完,精力愈盛,右手虛執空劍,便使“十步殺一人”的劍法,手中雖然無劍,劍招卻源源而出。

“十步殺一人”的劍法尚未使完,全身肌膚如欲脹裂,內息不由自主的依著“趙客縵胡纓”那套經脈運行圖譜轉動,同時手舞足蹈,似是大歡喜,又似大苦惱。“趙客縵胡纓”既畢,接下去便是“吳鉤霜雪明”,他更不思索,石壁上的圖譜一幅幅在腦海中自然湧出,自“銀鞍照白馬”直到第二十三句“誰能書閣下”,一氣呵成地使了出來,其時劍法、掌法、內功、輕功,盡皆合而為一,早已分不出是掌是劍。待得“誰能書閣下”這套功夫演完,只覺氣息逆轉,便自第22句“不慚世上英”倒使上去,直練至第一句“趙客縵胡纓”。

石破天情不自禁地縱聲長嘯,霎時之間,謝煙客所傳的炎炎功,自木偶體上所學的內功,從雪山派群弟子練劍時所見到的雪山劍法,丁當所授的擒拿法,石清夫婦所授的上清觀劍法,丁不四所授的諸般拳法掌法,史婆婆所授的金烏刀法,都紛至沓來,湧向心頭。他隨手揮舞,已是不按次序,但覺不論是“將炙啖朱亥”也好,是“脫劍膝前橫”也好,皆能隨心所欲,既不必存想內息,亦不需記憶招數,石壁上的千百種招式,自然而然地從心中傳向手足。

石破天一通百通,終於成就一番大造化。

“衝靈劍法”是令狐沖和嶽靈珊情義的見證。

“衝”是指令狐沖,“靈”是指嶽靈珊,“衝靈劍法”是二人感情諧好時共同鑽研出來的劍術,雖然實用價值並不大,但卻具有特別的紀念意義。

令狐沖的天分比師妹高得多,不論做什麼事都不拘成法,別創新意,這路劍法雖說是二

人共創,十之八九卻是令狐沖想出來的。當時二人武功造詣尚淺,這路劍法中也並沒什麼厲害的招式,只是二人常常在無人處拆解,練得卻十分純熟。當時令狐沖一片痴心,只盼日後能和小師妹共締鴛盟,嶽靈珊對他也是極好。二人心中都有個孩子氣的念頭,覺得嶽不群夫婦所傳的武功,其餘同門都會,這一套“衝靈劍法”,天下卻只他二人會使,因此使到這套劍法時,內心都有絲絲甜意。二人在華山創制這套劍法時,師兄妹間情投意合,互相依戀,因之劍招之中,也是好玩的成分多,而兇殺的意味少。

這路劍法在《笑傲江湖》中共出現過二次。第一次是在“三戰”中,嶽不群使一招“浪子回頭”一招“蒼松迎客”,三招“衝靈劍法”,跟著又是一招“弄玉吹簫”,一招“蕭史乘龍”。高手比武,即便拼到千餘招以上,招式也不會重複,這一招既能為對方所化解,再使也必無用,反而令敵方熟知了自己的招式之後,乘隙而攻。嶽不群卻將這幾招第二次重使,旁觀眾人均是大惑不解。令狐沖見嶽不群第二次“蕭史乘龍”使罷,又使出三招“衝靈劍法”時,突然之間,腦海中靈光一閃,登時恍然大悟:“原來師父是以劍法點醒我。只須我棄邪歸正,浪子回頭,便可重入華山門下。”

令狐沖知道,嶽不群使用衝靈劍法,明明白白地說出了此意。重歸華山和娶嶽靈珊為妻,那是他心中兩個最大的願望,突然之間,師父當著天下高手之前,將這兩件事向他允諾了,雖非明言,但在這數招劍法之中,已說得明白無比。令狐沖知師父最重然諾,說過的話決無反悔,他既答允自己重歸門戶,又將女兒許配自己為妻,那自是言出如山,一定會做到的事。

令狐沖心下大喜,臉上自也笑逐顏開。但是嶽不群過於急功近利,用心太為明顯,反而使令狐沖清醒過來。嶽不群又是一招“浪子回頭”,一招“蒼松迎客”,兩招連綿而至。劍招漸急,急不可耐。令狐沖猛地裡省悟,自己得返華山,再和小師妹成婚,人生又復何求?但盈盈、任教主、向大哥卻又如何?這場比試一輸,他們三人便得留在少室山上,說不定尚有殺身之禍。想到此處,不由得背上出了一陣冷汗,不知如何,竟使出了“獨孤九劍”中的劍法,刺中了嶽不群的右腕。

第二次使用“衝靈劍法”,是和嶽靈珊比劍時,令狐沖瞧著她婀娜的身形,想起昔日在華山練劍的情景,漸漸地神思恍惚,不由得痴了,眼見她一劍刺到,順手還了一招。不想這一招並非恆山派劍法。嶽靈珊一怔,低聲道:“青梅如豆!”跟著還了一劍,削向令狐沖額間。令狐沖也是一呆,低聲道:“柳葉似眉。”這套劍法,二人在華山已不知拆過了多少遍,但怕嶽先生、嶽夫人知道後責罵,從不讓第三人知曉,此刻卻情不自禁,在天下英雄之前使了出來。這一接上後,頃刻間便拆了十來招,不但令狐沖早已回到了昔日華山練劍的情景之中,連嶽靈珊心裡,也漸漸忘卻了自己此刻是已嫁之身,是在數千江湖漢子之前,為了父親的聲譽而出手試招,眼中所見,只是這個倜儻瀟灑的大師哥,正在和自己試演二人合創的劍法。

衝靈劍法在書中出現的招數還有:霧中初見、雨後乍逢等。

躺屍劍法和唐詩劍法,一生二,二合一,真真假假、奇奇怪怪,滑稽而又讓人有些笑不出來。

戚長髮為著自己不可告人的貪婪目的,有意將唐詩劍法教成了躺屍劍法,將優美的詩篇誤讀成狗屁不通的順口溜。

戚長髮煞有介事地教狄雲和自己的女兒躺屍劍法:

“哥翁喊上來”,跟著一招“是橫不敢過”,那就應當橫削,不可直刺。

“忽聽噴驚風,連山若布逃”,劍勢該像一匹布那樣逃了開去。

“落泥招大姐,馬命風小小。”

“俯聽文驚風,連山石布逃。”

言達平又是不懷好意地向狄雲解說真正的唐詩劍法:

“‘天花落不盡,處處鳥銜飛!’、‘孤鴻海上來,池潢不敢顧’,是說一隻孤孤單單的鴻鳥,從海上飛來,見到陸地上的小小池沼,並不棲息。這兩句詩是唐朝的宰相張九齡作的,他比擬自己身份清高,不喜跟人爭權奪利。將之化成劍法,顧盼之際要有一股飄逸自豪的氣息。他所謂‘不敢顧’,是‘不屑瞧它一眼’的意思。你師父卻教你讀作什麼‘哥翁喊上來,是橫不敢過’,結果前一句變成大聲疾呼,後一句成為畏首畏尾。劍法的原意是蕩然無存了。”

言達平解釋劍招,如何“忽聽噴驚風,連山石布逃”,其實是“俯聽聞驚風,連山若波濤”;如何“落泥招大姐,馬命風小小”,乃是“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言達平教狄雲唐詩劍法,本來唐詩劍法都有一個典雅的唐詩名稱,但狄雲不識字,言達平便改了三個一聽便懂的名稱,此即是簡化唐詩劍法:

第一招是“刺肩式”,敵人若是一味防守,那是永遠刺他不著,但只要一出劍相攻,立時便可後發先至,刺中他的肩頭。

第二招是“耳光式”,便是言達平教狄雲劍交左手、右手反打他耳光的一招。這一招古怪無比,就算敵人明知自己要劍交左手,反手打他耳光,但閃左打左,閃右打右,越是閃避,越打得重。

第三招是“去劍式”,言達平教狄雲用竹棒令他長劍脫手的一招。

古時吳越成仇,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相圖吳國。可是吳王手下有個大將伍子胥,秉承孫武遺訓,訓練的士卒精銳異常。勾踐眼見兵卒武藝不及敵國,悶悶不樂。有一日越國忽然來了個美貌少女,劍術精妙無比。勾踐大喜,請她教導越兵劍法,終於以此滅了吳國。嘉興是當年吳越交界之處,兩國用兵,向來以此為戰場,這套越女劍法就在此處流傳下來。只是越國少女當日教給兵卒的劍法旨在上陣決勝,是以斬將刺馬頗為有用,但以之與江湖上武術名家相鬥,就嫌不夠輕靈翔動。到得唐朝末葉,嘉興出了一位劍術名家,依據古劍法要旨而再加創新,於鋒銳之中另蘊複雜變化。

韓小瑩從師父處學得了這路劍法,雖然造詣未精,但劍招卻已頗為不凡,她的外號“越女劍”便由劍法之名而得。

定陽針是正宗全真劍法。

耶律齊武功不高,但為人穩重,所以在使用定陽針這一招時,神完氣足,勁、功、式、力,無不恰到好處,看來平平無奇,但要練到這般沒半點瑕疵,天資稍差之人積一世之功也未必能夠。

楊過在古墓中學過全真劍法,自然識得其中妙處,只是他武功學得雜了,這招“定陽針”就無論如何使不到如此端凝厚重。

一劍化三清是全真派上乘武功中的劍術,每一招均可化為三招。

楊過使用過“一劍化三清”的招數。楊過連刺二九一十八劍,每一劍都是一分為二,刺出時只有一招,手腕抖處,劍招卻分而為二。這玉女心經的武功專用以剋制全真派,楊過未練玉女心經,先練全真武功,只是練得並不精純,“一劍化三清”是化不來的,“化二清”倒也使得似模似樣。

七星聚會是全真五子為了對付“玉女心經”而創的。

全真五子在玉虛洞中閉關靜修,鑽研拆解“玉女心經”之法,五個人殫精竭慮,日夜苦思,總覺小龍女和楊過所顯示的武功,每一招每一式都恰好是全真派武學的剋星,要想從招術上取勝,實是難能。

後來丘處機從天罡北斗陣法中悟出一理,認為自己招術變化,斷然不及,但可合五人之力,以勁力補招數之不足。於是五人便精思併力攻敵的法門,每一招出去,都是將五人勁力歸集於一點。他們自知第三、四代弟子中並無出類拔萃的人物,只有仗著人多,或能合力自保。歷時一個多月,終於創出一招“七星聚會”。

用“七星聚會”對付爾巴和霍都還算可以,如要對付小龍女和楊過,卻是終身無望。

此套劍法是王重陽怕歐陽鋒重來中原,全真派便有覆滅之虞,因此創下了一路劍法,取名“同歸劍法”。

全真派還有一個“天罡北斗陣法”也可與之匹敵,但必須七人同使,若是倉促與此人邂逅相逢,未必七人聚齊。這套“同歸劍法”的本意是為了對付那個大對頭而創,可單獨使用,只盼犧牲的一兩人與之同歸於盡,因而保全了一眾同門。

這路“同歸劍法”取的是“同歸於盡”之意,要是敵人厲害,自己性命危殆,無可奈何之際,只得使這路劍法拼命,每一招都是猛攻敵人要害,招招狠,劍劍辣,純是把性命豁出去了的打法,雖是上乘劍術,倒與流氓潑皮耍無賴的手段同出一理。

創制這套劍法的雪山派祖師生性愛梅,是以劍法中夾雜了不少梅花、梅萼、梅枝、梅乾的形態,古樸飄逸,兼而有之。梅樹枝幹以枯殘醜拙為貴,梅花梅萼以繁密濃聚為尚。

劍招有時招式古樸,有時劍點密集,劍法一轉,便見雪花飛舞之姿,朔風呼號之勢,出招迅捷,宛若梅樹在風中搖曳不定,亦有塞外大漠飛沙、駝馬奔馳的意態。

“無量劍”原分東、北、西三宗,北宗近數十年來已趨式微,東、西二宗卻均人才鼎盛。

無量劍於五代後唐年間在南詔無量山創派,掌門人居住無量山劍湖宮。

自於大宋仁宗年間分為三宗之後,每隔五年,三宗門下弟子便在劍湖宮中比武鬥劍,獲勝的一宗在劍湖宮居住5年,至第6年上重行比試。五場鬥劍,贏得三場者為勝。這5年之中,敗者固然極力鑽研,以圖在下屆劍會中洗雪前恥,勝者也是絲毫不敢鬆懈。

柔雲劍術的妙詣卻在一招之後,不論對方如何招架退避,第二招順勢跟著就來,如柔絲不斷,春雲綿綿。

柔雲劍術的招數有:“杏花春雨”、“三環套月”、“白虹貫日”、“春雲乍展”,“鳳點頭”、“玉帶圍腰”、“猛雞奪粟”等。

柔雲劍術的要訣是“敵未動,已不動。”

柔雲劍法中有一路劍法專講守勢,腳下要踏準八卦,連連倒退,先消敵人凌厲攻勢,才行反擊。

“三分劍術”乃天山派劍術的絕詣,所以叫做“三分”,乃因這路劍術中每一手都只使到三分之一為止,敵人剛要招架,劍法已變。一招之中蘊含三招,最為繁複狠辣。這路劍術並無守勢,全是進攻殺著。每一招都如箭在弦,雖然含勁不發,卻都蘊著極大危機。

三分劍術要旨在以快打慢,以變擾敵。

三分劍術中絕招,稱為“穆王八駿飲瑤池”,連刺八劍,一劍快似一劍。

橫劍當腹,一招“雪擁藍橋”勢;劍尖斜指向地,一招“木葉蕭蕭”,這兩招都是崑崙派劍法中的精奧,看來輕描淡寫,隨隨便便,但其中均伏下七八招凌厲之極的後著。同時兩人都已將內功運上右臂,只須手腕一抖,劍光暴長,立時便可傷到敵人身上七八處要害。

崑崙派的殺招“玉碎昆岡”是和敵人同歸於盡的拼命打法,旨在兩敗俱傷,同赴幽冥。

雨打飛花劍法是崑崙派的劍法。這一路劍走的全是斜勢,飄逸無倫,但七八招斜勢之中,偶爾又挾著一招正勢,教人極難捉摸。

見於《倚天屠龍記》。

“黑沼靈狐”這一招是峨嵋派祖師郭襄為紀念當年楊過和她同到黑沼捕捉靈狐而創。峨嵋派劍法另外的招數還有“輕羅小扇”、“順水推舟”、“推窗望月”、“鐵鎖橫江”、“月落西山”、“金頂佛光”等。

滅絕師太也曾手創過“滅劍”和“絕劍”兩套劍法。

玉漏催銀箭是桃花島家傳絕技。

此招劍鋒成弧,旁敲側擊,去勢似乎不急,但劍尖籠罩之處極廣,除非武功更高的對手以兵刃硬接硬架,否則極難閃避。

玉簫劍法是黃藥師從玉簫中變化過來的一路劍法,可以用來破李莫愁的拂塵。黃藥師曾將這路劍法傳給楊過,楊過並未練成這套劍法,卻用口述的方法比劃了一番。這番話只把李莫愁聽得臉如死灰,彷彿楊過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剋制她拂塵的法門。

恆山派劍法綿密嚴謹,長於守禦,而往往在最令人出其不意之處突出殺著,劍法綿密有餘,凌厲不足,正是適於女子所使的武功。

恆山派歷代高手都是女流,自不及男子所練的武功那樣威猛兇悍。但恆山劍法可說是破綻極少的劍法之一,若言守禦之嚴,僅遜於武當派的“太極劍法”,但偶爾忽出攻招,卻又在“太極劍法”之上。恆山一派在武林中卓然成家,自有其獨到處。其招數有金針渡劫、敬捧寶經等。

萬花劍法是《笑傲江湖》中定靜師太所用。

令狐沖與恆山派弟子相處已久,又親眼見過定靜師太數次與敵人鬥劍,因此施展出恆山派劍法,招招成圓,餘意不盡,顯然已深得恆山派劍法的精髓,於極平凡的招式之中暗蓄鋒芒,深合恆山派武功“綿裡藏針”的要訣。

數百年恆山門下均以女尼為主,出家人慈悲為本,女流之輩更不宜妄動刀劍,學武只是為了防身。“綿裡藏針”訣,便如是暗藏鋼針的一團棉絮。旁人倘若不加觸犯,棉絮輕柔溫軟,於人無忤,但若以手力捏,棉絮中所藏鋼針便刺入手掌;刺入的深淺,並非取決於鋼針,而取決於手掌上使力的大小。使力小則受傷輕,使力大則受傷重。這武功要訣,本源便出於佛家因果報應、業緣自作、善惡由心之意。

廣西梧州八仙劍,招數有湘子吹簫、漢鍾離陰陽寶扇、鐵柺李葫蘆繫腰、張果老倒騎驢、撥雲見日、仙人指路、魁星點元、曹國舅拍板等。

《天龍八部》中功夫。

追魂奪命劍共有72路,包含81路奇變,是無塵道人的武功絕技。

追魂奪命劍中有大五鬼劍法,還有“順水推舟”、“九品連台”、“仙人指路”、“當頭棒喝”、“無常抖索”、“煞神當道”、“怨魂纏足”、“庸醫下藥”、“判官翻簿”、“弔客臨門”、“閻王擲筆”、“五鬼投叉”、“馬面挑心”、“孟婆灌湯”等招數。

《書劍恩仇錄》中褚圓的功夫是達摩劍法。

達摩劍法的招數還有“虛式分金”、“金剛伏虎”、“金輪度劫”、“浮丘挹袖”、“回頭是岸”、“橫江飛渡”等。

玉女金針十三劍之穿針引線、天衣無縫、夜繡鴛鴦、織女穿梭等,是令狐沖為戲弄田伯光而作。

上清快劍共十三招,其中有一招“朝拜金頂”,《俠客行》中武功。

迴風劍是《鹿鼎記》中沐家武功。

段家劍的起手招數是“其利斷金”,其他還有“金馬騰空”和“碧雞報曉”等。

《天龍八部》中的功夫。

衡山五神劍的招數有泉鳴芙蓉、鶴翔紫蓋、石稟書聲、天柱雲氣、雁回祝融等。

“泉鳴芙蓉”、“鶴翔紫蓋”這兩招分刺敵人小腹與額頭。

衡山派劍法“一招包一路”中,一招之中,包含了一路劍法中數十招的精要。“芙蓉劍法”36招,“紫蓋劍法”48招。“泉鳴芙蓉”與“鶴翔紫蓋”兩招劍法,分別將芙蓉劍法、紫蓋劍法每一路數直招中的精奧之處,融會簡化而入一招,一招之中有攻有守,威力之強,為衡山劍法之冠,是以這五招劍法,合稱“衡山五神劍”。

“天柱雲氣”主要是從雲霧中變化出來,極盡詭奇之能事,動向無定,不可捉摸。

衡山五大神劍之中,除了“泉鳴芙蓉”、“鶴翔紫蓋”、“石廩書聲”、“天柱雲氣”之外,最厲害的一招叫做“雁回祝融”。衡山五高峰中,以祝融峰最高,這招“雁回祝融”,在衡山五神劍中也是最為精深。

嵩山派劍法中還有一招“開門見山”,使用時左手向外一分,右手長劍向右掠出,意思說要打便打,不用假惺惺地裝腔作勢。

見於《笑傲江湖》。

三十六路迴風落雁劍第17招是“一劍落九雁”,衡山派掌門莫大先生使用。

見於《笑傲江湖》。

衡山派劉正風功夫。

衡山派劉正風功夫。

一百零八式“狂風快劍”,《笑傲江湖》中封不平武功。

一字電劍是《笑傲江湖》中丁堅武功。

一字電劍每招之出,皆如閃電橫空,令人一見之下,驚心動魄,先生怯意。但這一字電劍只出了一招,令狐沖便看出了其中的三個大破綻。

苗家劍法是苗人鳳所用劍法,招數有:丹鳳朝陽、沖天掌蘇秦背劍、洗劍懷中抱月、迎門腿反劈華山、提撩劍白鶴舒翅、破碑腳、黃龍轉身吐須勢、上步雲邊摘月、返腕翼德闖帳等。

胡一刀也曾用“沖天掌蘇秦背劍”這一招。

苗人鳳為了了結江湖上的恩怨,沒有將苗家劍法傳下來,從此苗家劍法失傳。

七絃無形劍只是琴音,聲音本身自不能傷敵,作用全在激發敵人內力,擾亂敵招,對手內力越強,對琴音所起感應也越加厲害,對毫無內力之人,這七絃無形劍便毫無效果。

七絃無形劍是《笑傲江湖》中黃鐘公武功,其中有一招“六丁開山”。

雷震劍法是石樑派的劍法,六六三十六招,竟無一招實招,那是雷震之前的閃電,把敵人弄得頭暈眼花之後,跟著而上的便是雷轟霹靂的猛攻。

迅雷劍共有16手,崑崙三聖何足道獨門功夫。

第一招起手式怪異之極,劍尖指向自己胸口,劍柄斜斜向外,竟似回劍自戕一般。

天龍劍法是天龍門劍法,田歸農及弟子阮士中使用過。

“騰蛟起鳳”這是一招洗勢。劍訣有云:“高來洗,低來擊,裡來掩,外來抹,中來刺”。這“洗、擊、掩、抹、刺”五字,是各家劍術共通的要訣。

天龍劍法在書中出現過的招數還有“雲中現爪”等。

天龍門劍法中還有一字劍法。

青城派功夫以“青城十八破”著稱,在劍法上反而沒有大的名氣,但青城派的劍招全採取攻勢。

青城派劍法在書中出現過的“鴻飛冥冥”、“松濤如雷”、“碧淵騰蛟”等。

見於《笑傲江湖》。

嵩山派劍法有“內八路,外九路”之稱,17路長短、快慢各路劍法應有盡有。

當年五嶽劍派與魔教十長老兩度會戰華山,五派好手死傷殆盡,五派劍法的許多驚世絕招,隨五派高手而逝。左冷禪會集本派殘存的耆宿,將各人所記得的劍招,不論精粗,盡數錄了下來,匯成一部劍譜。這數十年來,他去蕪存菁,將本派劍法中種種不夠狠辣的招數,不夠堂皇的姿勢,一一修改,使得本派17路劍招完美無缺。他雖未創設新的劍路,卻算得是整理嵩山劍法的大功臣。

“萬嶽朝宗”是嫡系正宗的嵩山劍法。這一招含意甚是恭敬,嵩山弟子和本派長輩拆招,必須先使此招,意思是說並非敢和前輩動手,只是請你老人家指教。

嵩山派劍法“開門見山”這一招,意思說要打便打,不用假惺惺地裝腔作勢,那也含有諷刺對方是偽君子之意。

嵩山派的劍法招數還有“千古人龍”、“疊翠浮青”、“玉進天池”等。

華山劍法

獨孤九劍

獨孤九劍

九式劍法

總訣式破劍式

破刀式破槍式

破鞭式破索式

破掌式破箭式

破氣式

獨孤前輩當年挾此獨孤九劍橫行天下,欲求一敗而不可得,那是他已將這套劍法使得出神入化之故。同是一門華山劍法,同是一招,使出來時威力強弱大不相同,這獨孤九劍自也一樣。縱然學得了劍法,倘若使出時劍法不純,畢竟還是敵不了當世高手。

正反兩儀刀劍之術

“無聲無色”是崑崙派劍學中的絕招,必須兩人同使,兩人功力相若,內勁相同,當劍招之出,勁力恰恰相反,於是兩柄長劍上所生的蕩激之力,一齊相互抵消。這路劍招本是用於夜戰,黑暗中令對方難以聽聲辨器,事先絕無半分徵兆,白刃已然加身,但若白日用於背後偷襲,也令人無法防備。

華山劍法

華山劍法

書中出現的招數

天外飛龍力劈三關

拋磚引玉金剛掣尾

蒼鷹搏兔有鳳來儀

蒼松迎客野馬奔馳

白雲出岫白虹貫日

天神倒懸無邊落木

金雁橫空鐘鼓齊鳴

金玉滿堂截劍式

清風送爽浪子回頭

弄玉吹簫乘龍快婿

青山隱隱古柏森森

華嶽三神峰

無雙無對,寧氏一劍

玉女劍十九式

其他

武當劍法

兩儀劍法

太極劍法

只見張三丰站起身來,左手持劍,右手捏個劍訣,雙手成環,緩緩抬起,這起手式一展,跟著三環套月、大魁星、燕子抄水、左攔掃、右攔掃……一招招地演將下來,使到第五十三式“指南針”,雙手同時畫圓,覆成第五十四式“持劍歸原”。

武當劍法

天地同壽

這一招專為刺殺緊貼在自己身後的敵人之用,利劍穿過自己的小腹,再刺入敵人小腹。

神門十三劍

繞指柔劍

其他

古墓派劍法

玉女素心劍

楊過和小龍女面對金輪法王初試玉女素心劍的心得,威力立現:

“浪跡天涯”一招,楊過斜劍刺出;小龍女揮劍直劈。

“花前月下”一招,楊過自上而下搏擊,模擬冰輪橫空、清光鋪地的光景;小龍女單劍顫動,如鮮花招展風中,來回揮削。

“清飲小酌”一招,楊過劍柄提起,劍尖下指,有如提壺斟酒;小龍女劍尖上翻,竟是指向自己櫻唇,宛似舉杯自飲一般。

“玉女素心劍”的招數還有:“小園藝菊”、“西窗夜話”、“柳蔭聯句”等。

玉女劍法

“三燕投林”三招混一,三招雖先後而發,卻似同時而到,正是古墓派武功的厲害招數,別派武學之士若不明其中奧妙,一上手就會筋斷骨折。

冷月窺人

泰山劍法

七星落長空

岱宗如何

五大夫劍

快活三

泰山十八盤

其他

泰山派這路劍法,純從泰山這條陡道的地勢中化出,也是忽緩忽緊,迴旋曲折。

派派俠客行劍法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壁上的註解說道,白居易詩云:“勿輕直折劍,猶勝曲全鉤”。有人認為直折之劍,方合石壁註文原意。另有人認為“吳鉤霜雪明”是主,“猶勝曲全鉤”是賓。喧賓奪主,必非正道。

壁上註解:“吳鉤者,吳王闔閭之寶刀也。”“‘吳越春秋雲:闔閭既寶莫邪,覆命於國中作金鉤,令曰:能為善吳鉤者,賞之百金。吳作鉤者甚眾。而有人貪王之重賞也,殺其二子,以血釁金,遂成二鉤,獻於闔閭。’”有人就此認為,“殘忍”二字,多半是這一招的要訣,須當下手不留餘地,縱然是親生兒子,也要殺了。

石破天遊行諸室,不識壁上文字,只從圖畫中去修習內功武術。那第五句“十步殺一人”,第十句“脫劍膝前橫”,第十七句“救趙揮金錘”,每一句都是一套劍法。第六句“千里不留行”,第七句“事了拂衣去”,第八句“深藏身與名”,每一句都是一套輕身功夫;第九句“閒過信陵飲”,第十四句“五嶽倒為輕”,第十六句“縱死俠骨香”,則各是一套拳掌之法。第十三句“三杯吐言諾”,第十八句“意氣素霓生”,第二十句“赫大梁城”,則是吐納呼吸的內功。

衝靈劍法

華山上有數株古松,枝葉向下伸展,有如張臂歡迎上山的遊客一樣,稱為“迎客松”。這招“蒼松迎客”,便是從這幾株古松的形狀上變化而出。當嶽不群別有用心地使用這套劍法時,擊中的實際上是令狐沖內心情感最脆弱的部分。

“衝靈劍法”中有一招“同生共死”,這招劍法必須二人同使,兩人出招的方位力道又須拿捏得分毫不錯,雙劍才會在迅疾互刺的一瞬之間劍尖相抵,劍身彎成弧形。這劍法以之對付旁人,自無半分克敵制勝之效,在令狐沖與嶽靈珊,卻是一件又艱難又有趣的玩意。二人練成招數之後,更進一步練得劍尖相碰,濺出火花。當他二人在華山上練成這一招時,嶽靈珊曾問,這一招該當叫做什麼。令狐沖道:“你說叫什麼好?”嶽靈珊笑道:“雙劍疾刺,簡直是不顧性命,叫做‘同歸於盡’吧?”令狐沖道:“同歸於盡,倒似你我有不共戴天之仇似的,還不如叫做‘你死我活’!”嶽靈珊啐道:“為什麼我死你活?你死我活才對。”令狐沖道:“我本來說是‘你死我活’。”嶽靈珊道:“你啊我啊的,纏夾不清,這一招誰都沒死,便叫做‘同生共死’好了。”令狐沖拍手叫好。

躺屍劍法和唐詩劍法

唐詩劍法還有以下招數:路自中峰上,盤迴出壁籮。到江吳地盡,隔岸越山多,古木叢青靄,遙天浸白波,山從人面起,去傍馬頭生等。

簡化唐詩劍法

越女劍法

韓小瑩教郭靖越女劍法之時提到,“枝擊白猿”要躍身半空連挽兩個劍花,然後回劍下擊。越女劍法輕靈翔動,由此可見一斑。

越女劍法招數還有“起鳳騰蛟”,使用時左膝一低,曲肘豎肱,唰的一聲,劍尖猛撩上來。

“探海斬蛟”,使用時見敵刀砍到,右足反而繞前避過。回鋒下插,徑攻敵人下盤。

“翻身探果”,使用時身子拗轉,撩向敵臂。

全真劍法

定陽針

一劍化三清

七星聚會

這一招雖然是從天罡北斗陣法中演化出來,取名“七星聚會”,卻也不必定須七人聯手,六人、五人,以至四人、三人,也均可併力施展。

同歸劍法

雪山劍法

雪山劍法共72路,書中出現的有“老枝橫斜”、“風沙莽莽”、“明駝駿足”、“暗香疏影”、“雙駝西來”、“雲橫西嶺”、“蒼松迎客”、“鶴飛九天”、“大漠飛沙”、“飛沙走石”、“雪花六出”、“朔風忽起”、“嶺上雙梅”、“梅雪爭春”、“胡馬越嶺”、“明月羌笛”等。

無量劍

“無量劍”中人物將本派劍法自視甚高,在《天龍八部》中卻只是最不入流的跑龍套的配角。

柔雲劍術三分劍術

三分劍術的招數還有“冰河倒瀉”、“千里流沙”、“風捲長草”、“舉火燎天”、“雪中奇蓮”、“大漠孤煙”、“平沙落雁”、“神駝駿足”、“海市蜃樓”、“冰河開凍”、“夜半烽煙”、“朔風狂嘯”、“鵬程萬里”等。

崑崙派劍法

崑崙派的劍法招數還有“百丈飛瀑”、“大漠平沙”、“神駝駿足”等。

峨嵋劍法

桃花島劍法

玉漏催銀箭

玉簫劍法

恆山劍法

恆山派劍法以圓轉為形,綿密見長,每一招劍法中都隱含陰柔之力,與人對敵之時,往往十招中有九招都是守勢,只有一招才乘虛突襲。

八仙劍

追魂奪命劍

達摩劍法

玉女金針十三劍

上清快劍

迴風劍

段家劍

衡山派劍法

衡山五神劍

衡山七十二峰,以芙蓉、紫蓋、石廩、天柱、祝融五峰最高。衡山派劍法之中,也有五路劍法,分別以這五座高峰為名。

三十六路迴風落雁劍

百變千幻衡山雲霧十三式

小落雁式

狂風快劍

一字電劍

苗家劍法

七絃無形劍

雷震劍法

迅雷劍

天龍劍

法青城派劍法

嵩山派劍法

躺屍劍法和唐詩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