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平番部入闕朝天 襲侯封乞假養母

第三十一回平番部入闕朝天襲侯封乞假養母

話說屈元帥見番王父子君臣哭的十分傷慘,早已心中不忍。又聽番王立誓不反,但求不令太子入質,情願遣御弟為質等語,屈帥說:“等聖旨一來再議,請番王暫住數日聽信。”

這裡屈帥與霍傅二公商議,請教二公應如何發放。二公道:“據末將看來,番王此番不獨畏威,更兼感德,即番兵番將亦念不殺厚恩。心中感戴,以後斷不致再叛的了。番王父慈子孝,令人可憫。王道順人情,元帥何妨等旨意下來,即留其弟送京為質,放他父子返國,從此他想起此事,也不敢反了,不忍反了。鄙見如此,元帥以為何如?”屈生道:“學生也有此心,所以與二位老將軍商議。”三人所見皆同,大約有益無損,後患決無的了。計算聖旨日內該到,三人談論,天色已晚,廳中擺宴,命各將同飲,一宵易過。

次日,屈帥霍傅二公起來升帳坐定,忽見探事軍卒報道:“背本差官已回來了,說有聖旨請元帥接旨。”屈生聞言,分付快排香案,率領眾人至轅門外跪接聖旨。不多時,差官到了。先不下馬,將背上聖旨兩手高擎,屈帥與眾跪下參拜後,然後差官下馬,將旨意遞與元帥。元帥手捧聖旨,走上大廳,拆開與眾將一同跪讀:“敬悉一切,恩准納降。至留質之處,準屈帥斟酌辦理。”屈生讀罷上諭,心中歡喜。當將聖旨焚香高供叩拜畢,命人請出番王父子君臣。屈元帥讓坐畢,笑向番王道:“恭喜賢王,如今聖旨已下;著本帥準情酌理辦理。本帥體念賢王之意,欲令太子同賢王返國,留九王爺為質。就是有一件事不放心。”

番王聞言異常欣喜,忙問道:“元帥有何事尚不放心?”屈生道:“千斤重擔,本帥一人肩任。萬一數年後賢王又聽人言,興兵報仇,那時豈不連累本帥有罪?這件事不放心。”番王聞言,忙站起來,手指天道:“孤王對天盟誓,若要以後再興兵犯境,死於萬刀之下,子孫滅絕。元帥萬安,從此永不背叛的了。”屈生道:“既然如此,本帥即放你父子君臣回去。丞相順隨本帥進京一走,九王爺這一進京,必有封贈。賢王返國後,可即送九王寶眷前來。”番王一一依允。

元帥命人設宴,與番王父子君臣餞行。飲酒中間,屈生又勸誡番王,從此勤政愛民,廢武修文,毋以兵事為急,教化行勝於武功,禮讓興享國自久。番王連連點頭稱善。

那先鋒忽然站起身來,向元帥打恭道:“小將有一事奉求,萬乞元帥恩准。”屈生道:“先鋒將軍有事只管說來,再定行止。”哈特堅道:“大國先鋒宋大將軍如此神力,小將已經佩服。所難不妄殺一人,千古少有。小將今日返國,不知何年再見。意欲拜先鋒將軍為師,以後好通音問,以表欽佩之忱,不知可使得否?”索元帥聞言,也接聲道:“小將欲拜元帥為師,也是同哈先鋒一樣意思。聊以報不殺之恩,又表傾心降順之意。”

屈生道:“美意應當從命,但我二人有何本領敢為人師,未免有愧。”番王道:“大元帥文武全才,恩威並用,能服人心,直與諸葛孔明無異。宋先鋒勇冠三軍,用心仁慈,好比宋朝曹武惠王,勝於國初常開平多矣。慢說二人拜為恩師,就是孤王也該拜認為師。”說罷,命一帥一先鋒快快行禮。索哈二人登時各人走向屈宋二人面前,跪倒叩頭,口稱:“恩師在上,收下弟子,二人終身感德。此番返國,設立恩師長生祿位牌,朝夕焚香頂禮,頌祝遐齡。”二人拜畢,十分歡喜。復入席痛飲,吃的大醉,方才散席。

次早,君臣收拾行李,叩辭元帥諸人返國。元帥親送出城,諸將亦送出城。那番國君臣父子反依依不捨,垂下別淚。元帥又敬他們三杯酒,各人飲畢,這才分別。三軍觀之,無不嘆息。昔日仇敵,今日成了師弟,真是惟德足以服人也。

這裡元帥不敢耽擱,將關交與霍老將軍,留下一半人馬,其餘馬步三軍,盡數帶領回京。四員小將在前開路,宋梓相陪番相與九王及貢物在後隨行。元帥居中,浩浩蕩蕩直奔京師。經過沿途州縣,官員送迎。元帥軍令森嚴,秋毫無犯。萬民相安,同聲稱讚:“好個元帥,年紀輕輕,立此大功。”那日行至肅州境界,岑傑要告辭,回山覆命。元帥再三苦留一宵,連夜寫了稟啟,交岑爺帶呈夏師。岑傑此番在軍中數月,竟無人知。獨自一人一騎往返,可謂奇人矣。元帥送岑爺去後,一路催軍,行至陝西交界。去省不遠,因未復君命,不敢私歸,只得寫了兩封家信寄去。信內細述一切,一是奉母與妻,一是寄吳公也。

語休繁敘,走了月餘,已抵都門。將人馬安插城外,屈生及眾將同回相九王貢物一齊入朝,在午門外候旨。黃門官一見,忙進朝去奏。

是日天子登殿,文武朝見畢,黃門官來到殿外跪倒,口尊:“萬歲,今有屈元帥師魯平番得勝,要了降表貢物,並有番國二臣同來進貢,現在午門候旨。”天子聞言,龍顏大悅,傳旨先召屈元帥見駕。黃門官領旨出來,宣諭道:“萬歲有旨,先召屈元帥面聖。”屈元帥領旨,忙進午門,穿過殿庭,來至金鑾殿外品級台前跪倒,口尊:“萬歲在上,小臣屈師魯回朝交旨。”天子一見,忙命進殿。跪至御座前,細問交戰始末原由。屈生明白細奏一遍,天子大喜,隨降旨宣番相番王見駕。二臣見了聖主,細奏:“番王悔罪,納貢獻表稱臣,誓不復反。小臣郝畢超,情願在朝待罪”云云,奏罷,獻上表章與貢禮清單。

天子覽畢,見表章寫的十分懇切恭順,進貢珍寶亦豐盛,遂降旨,命光祿寺太常寺備宴。次日筵宴番相,三日後,領了頒賜賞物回國。九王封為順義公,在朝當差,歲給公俸,賜與住宅,留京為質。二人下殿去了。

天子復宣召屈生宋梓二人上殿,天子親封屈生為威遠侯,總制陝甘。宋梓封為二等男爵,補授陝安鎮總兵,三日後領宴馳驛赴任。宋梓謝恩,屈師魯跪下陳情:“臣有母年已六旬,家無次丁,寄寓陝西省城。母年老多病,臣求陛下開天地之恩,準臣終養。”奏罷,俯伏金階聽命。

天子隨問:“卿娶妻生子否?”屈生細奏娶吳守義之女,現生一子,因家業清貧,由蜀進陝,依外家度日。天子聞奏,降諭道:“屈師魯因母年老家貧,陳情終養,朕不忍拂其孝思,準其歸養。賞食侯俸,在陝西省城支俸。其母徐氏封為一品太夫人,妻吳氏封一品夫人,外賞銀一萬兩,戶部給發,以抵賜宅,準其馳驛前往,欽此。”屈生聞諭,叩謝天恩。天子又道:“卿年力正強,雖告假在陝,如有便於君國民生之事,不時可以奏事。特賜卿敕命,準其隨時陳奏。”屈生遵旨下殿。

次日同宋梓領宴。陪宴者,有李太師朱兵部,一時故人相見,說不盡喜悅。屈生當至朱府拜見姨丈母丁夫人,見了面,丁夫人說道:“屈姑爺你好福氣,起初聽見你去出征,愚夫婦十分耽憂,那知姑爺果是文武全才,平了番國,要了降書。如今是封侯掛印,位極人臣,為何要告終養回家,不做總制,難道令堂真是年老多病麼?”

屈生道:“姨母大人有所不知,從來急流勇退,見機而作,方可保身。如不知止,只恐求榮反辱,後悔不及。”朱公夫婦點頭道:“不錯,足見賢甥婿胸襟闊大,所見高明,與留侯陶朱公一流人物。”

屈生又去謁見李太師與諸位老師,大家請他飲酒,應酬不暇。鬧了數日,才得清淨。戶部銀子已發出,屈生於是置買些京師各樣東西,預備送人。擇了行期,入朝陛辭天子。復召見溫語褒嘉,又賞賜了許多上方珍玩大緞等類。朱公那時調任吏部,設筵與屈生餞行送禮,又寫信與吳公,還有帶去東西。屈生領謝,李太師與諸位老師各有所贈。或對聯,或珍玩,不能細述。

再說宋梓回京,封官受爵,回家與白秀英相見。夫婦二人不用說歡喜非常,感念屈生莫大之德,今生今世永報不完。宋梓要去赴任,帶了家眷同行。好在天子也賞了他三千銀子做盤費,手中有錢,諸事易辦。擇日要動身出京,打聽屈生也於是日動身,難得一路同行。

宋梓想念霍公恩典,何日補報。霍公那時已奉旨補授甘肅省提督,留守玉門關,外加男爵。傅公亦加宮保銜,仍留總鎮之任。屈生與宋梓動身之日,大家送行,訂期復會。這一來,屈生榮歸,白秀英謁見吳小姐,吳公生病疾終,都在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