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劫大藥房
有了劉湧的“指示”,宋建飛等人做了準備。他們將槍刺、藏刀、棒子等兇器放在“拆遷辦”,留以備用。吳靜明在體育用品商店買了4根棒球棍子作為“傢伙”留著,他狡黠地說:“用這玩藝兒打人,不算兇器。”
要挑起事端,得有一條“導火索”。正當劉湧在孟祥龍的陪伴下,在中街大藥房門前轉悠時,“導火索”有了。9時許,當工人們拆到一道藥房與民宅共享的磚牆時,發生了爭執。
大藥房的人鑑於藥店尚在營業,如果拆了這道牆就影響了安全,不讓拆;在現場監工的宋建飛根本不聽,蠻橫地說:“不拆不行,非拆不可!”然後對工人們說:“砸他!”工人們撿起磚頭往大藥房的人那邊扔,對方也往回扔磚頭。
當時除了李志國因為患感冒躺在“拆遷辦”外,其餘人都在拆遷現場。劉湧一見有了藉口,對宋建飛和吳靜明說:“不行就打吧!”
其時太原街上已是行人滿街。劉湧指使打手們“從正門進去”砸大藥房,在打手們的理解就是大造聲勢,讓那些拆遷單位的人都能看見,不快點拆遷就是這個下場。
吳靜明和張新民走在最前面,張新民甚至脫了外面的衣服,光著上身露出青刷刷的文身,右手拿著一尺多長的刀,左手揮舞著刀鞘,凶神惡煞般跑到大藥房營業廳,嚇得營業員和正在買藥的顧客尖聲驚叫,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十多名歹徒見人就打,見物就砸,打得藥房員工矇頭轉向,紛紛逃跑,砸壞藥房一至三層櫃面、展示櫃十多處,首烏、冬蟲夏草等名貴中草藥散落汙損,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4萬多元。
打砸完大藥房,宋建飛喊了聲:“撤!”歹徒迅速地從正門跑出去。面帶微笑的劉湧和孟祥龍正站在大藥房對面圍觀的人群之中,“欣賞”著由他“編導”的這場“好戲”。
7年前的“酒吧槍戰”,劉湧不惜親自赤膊上陣,槍擊民警;今天的劉湧,無論身分和地位都變了,已由一個普通的小業主變成了鉅商,這樣動刀動拳頭的事無須他再出面,只要在幕後策劃指揮就行了。
歹徒們跑到大藥房東面的衚衕裡,宋建飛一眼看見一家鄉村牛肉麵飯店,又來了氣。原來這家飯店也是拆遷單位,店主對拆遷補償費不太滿意,要求追加一些。宋建飛想:要的都是劉湧的錢,不能給他,借這個機會乾脆……他對歹徒們說:“這家也不愛動彈,砸!”揮刀將飯店玻璃櫥窗砸碎。一位男服務員問:“怎麼回事?”宋建飛說:“什麼怎麼回事!”上去就是一刀。其餘歹徒衝進飯店,將桌椅板凳、醬醋油瓶砸個唏哩嘩啦。接著,他們又砸了相鄰的李連貴大餅店……
歹徒們打砸完後,把兇器放到“拆遷辦”收藏起來,然後打車到太原街。宋建飛在佐丹奴專賣店給老闆打了個電話,然後為每個人換上一件嶄新的西服,中午時分回到了中街。看見一個個衣褲筆挺、有款有派的男士,中街的人誰也認不出,他們就是那些剛剛打砸完中街大藥房等幾家商號的野蠻暴徒。
宋建飛等人回到“拆遷辦”,看見有幾名民警正在向劉湧作調查。劉湧說:“剛才這事和咱們沒有關係。”然後轉過臉問宋建飛等人:“剛才你們打架沒有?”宋建飛說:“沒打架。”一問一答,“戲”演得十分成功。民警走後,劉湧對打手們說:“剛才警察來問中街大藥房的事,我說咱們沒打,不知道怎麼回事。你們也別跟別人說。現在沒事了,你們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去吧!”
中街自17世紀形成著名街市以來,近300年曆經滄桑,從來沒有發生過光天化日之下眾多暴徒衝進商家打砸傷人的野蠻事件;人們絕對不會想到,在無數行人的眾目睽睽之下,在有眾多文明稱號的中街,竟然發生瞭如此嚴重的野蠻事件。“5·14”中街暴力打砸案件震驚了沈城市民。5月17日,《遼瀋晚報》刊登了一篇該報記者寫的消息《中街大藥房白日遭遇歹徒》。消息中提到,案發前半個小時,藥房後院曾發生拆遷工人打砸藥房事件。
劉湧看了這篇消息,暗暗吃了一驚。明眼人一看就會想到,一向安分守己的中街大藥房面臨拆遷,朝不保夕,恨不得抓緊時間多賣點尚存的藥品以減少損失,哪還敢招惹事非呢?既然案發前拆遷工人曾用磚頭砸藥房,那麼,順理成章,爾後發生的暴徒打砸案件必定是拆遷單位對藥房的一種報復行為。這樣一來,人們就會向此地的開發單位嘉陽集團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以懷疑的目光,從而使他劉湧的“形象”受損。劉湧越看越氣,把怒氣撒到中街大藥房的業主劉鳳江的身上,揚言要把他打出中街。劉鳳江深知劉湧的為人與背景,惟恐再受他加害,不得不求人向劉湧說情,由自己承擔被打砸的一切損失,求得和解。劉湧還不答應,逼著他在報上刊登一篇稿件以說明打砸案件與他的嘉陽集團無關。劉鳳江逼於無奈,只好照辦。於是,讀者們在5月26日《遼瀋晚報》第三版上看到了這樣一篇文字:
本版5月17日刊登的《中街大藥房白日遭遇歹徒》一文中提到的案發前半個小時,藥房後院有拆遷工人打砸藥房一事,經瞭解並非拆遷工人所為,是中街大藥房店員向記者介紹情況有誤,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