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小引
曠代關東才子——王爾烈全傳--開篇小引
開篇小引
連綿的山嶺,連綿的山嶺……
在這蒼涼古邁的關東大地,廣漠遠闊的遼南原野,山巒無盡,嶺岱莽莽,峰嶽茫茫,巖嶂重重。
這些山巒,嶺岱,峰嶽,巖嶂,算來都是長白山的餘脈。論其名稱,能夠叫得出的,就有雞冠山、黑鷹山、華表山、官馬山、開門山、關門山、半蠟嶺、摩旗山、廟光嶺、姚千戶山、曹千戶嶺、寒城嶺、大石門嶺、小石門嶺、琵琶嶺、關山、晾甲山、馬蹄峪、答喇山、寒山、寨山、囪山、梨花峪、杏花峪、浪子山、三盤峪、七盤嶺、八盤嶺、鼓手峪、馬壓山、牛兒嶺、石門山、子曰山、遠帆山、八石寨峪、詹家山、南山、香山、麥山、首山、鞍山、廟嶺等等。真是數不勝數,觀不勝觀。
在這諸多的山嶺中,尤值得一提的便是千山。
千山,古稱千朵蓮花山,又名千華山,也叫積翠山。說起這些山名,都有著其引人生趣的來歷。積翠山,傳說遠古洪荒年代,上方有一位美貌賢惠的女神,名字叫積翠仙子。她為了讓人間有著無盡風光、爛漫春色,便用五彩繽紛、色彩斑斕的雲錦霞朵繡織蓮花。當她繡織到第九百九十九朵的時候,被專橫跋扈的玉皇大帝知道了。玉皇大帝不讓她隨意降美於人間,於是勒令天兵天將把她抓走,予以審問。積翠仙子見自己的美好願望實現不了,非常著急。在痛苦掙扎中,她將已繡好的九百九十九朵蓮花灑向了人間。於是,那九百九十九朵蓮花,便化作了大地上的九百九十九座美妙奇麗的山峰。積翠仙子在向人間灑落這些蓮花時,手中握著的繡針也滑落了下來,嵌在群山的石縫裡,這樣便形成了後來的千山中的“一線天”景觀。在這悠遠的歷史長河中,人們為了緬懷這位有功於人間的積翠仙子,便將這裡的山稱之為積翠山了。千華山,是它將千山與附近的華表山結合起來後而得到的稱謂。它也有一段美妙生趣的傳說。傳說遠在漢朝時,遼東有個名叫丁令威的人,他遠離家鄉,來到浙江靈波山,拜師學道。後來,經過多年苦修苦煉,終於得道成仙。但是,他很思念自己的家鄉,便化作一隻仙鶴飛了回來。它落在遼陽城南的南山華表柱上,並叮叮伶伶、殷殷切切地唱道:
有鳥有鳥丁令威,
去家千載今始歸。
城郭如故人已非。
誰識仙某在此窺。
據說,千山的“來鶴亭”、“仙人台”等名勝的稱謂,都來自於丁令威的傳說。當然,華表山的這個名稱,也是後人對於丁令威的一個紀慰了。千朵蓮花山,顧名思義,是說它應該有千座狀似蓮花的山峰。然而,它竟然有山峰九百九十九座,並非有一千座。傳說有一位得道的大仙雲遊到這裡,他一一地數過了山頭,見差一座沒有構成一千座,深感遺憾。於是,他在九百九十九座蓮花山間又造了一座假山。從此,千朵蓮花山便名副其實了。
對於千山名字的來歷,歷代文人秀士多有吟詠。其中,以清代嘉慶年間進士、曾任御史的姚元之的《題千山》一詩最為出名。詩云:
明霞為飾玉為容,
山到遼陽巒嶂重。
試向青天數花朵,
九百九十九芙蓉。
要說這些山嶺,都各有其生奇的一面。那就是,這些山嶺絕大多數都是東西走向,南北排列,確也奪奇爭秀,溢彩生輝,成瑞呈祥。常言,有山就有水;又道,山多高水多高。在這諸多山嶺中,多有悠悠流水生出。要說這些流水,也有它與天下江河不一般的地方。那就是,它在山嶺中多作東西流淌,待飛出山外,卻又化作南北流程,且湧進一條大河,從此便迢迢遠去,奔向遼遠蒼茫的渤海里去了。彙總後的這條大河,名曰渾河,蓋取其渾然大度、渾厚豁達之意也。而匯入這條大河的東來的河流,主要有四條。由南自北數,它們分別是湯河、沙河、夾河、柳河。夾河,又名太子河。
話說,就在這南有湯河與沙河、北有太子河與柳河之間,就在這東西走向、南北排列的諸多山嶺的末端,竟然恢恢闊闊、烏烏壓壓地擁出一座古城來,名曰遼陽。
本書故事,即從遼陽寫起。
遼陽,漢時稱襄平郡,三國北魏時稱遼東郡,晉時屬遼東國,南北朝時隸高麗,隋唐時稱安東都護府,遼時稱東京遼陽府,金時稱東京路遼陽府,元時稱遼陽路,明時稱遼東都司衛,清季始稱遼陽州,隸奉天府轄。
明萬曆四十八年,也就是明光宗貞皇帝朱常洛泰昌元年,亦是大清國入主中原定鼎北京前期的後金天命五年。這年的干支為庚申,即公元1620年。
這年春三月,時任遼東都司都指揮同知、上等都指揮僉事遼陽中軍、諡號安國將軍掌都司印、萬曆四十年武舉人崔圭,跨馬來到遼東都司都指揮、諡號靖遼將軍王珏帳下。
這個崔圭,乃是世代簪纓,將門之後,名門之子。其祖原籍河南南陽,後始祖崔源隨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征戰,來到遼陽任事,直到今時。
王珏,原籍亦是河南南陽。先祖於明初移居揚州府江都縣。到了王珏這輩,開始升官發跡。王珏於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取中武進士,遂被派分發到遼陽,出任遼東都司都指揮。至今已越20年。
那麼,這日崔圭為什麼要來到王珏帳下呢?
原來,崔圭與王珏交情甚厚,又為同僚。崔圭在王珏手下供職,為下屬官員;且二人先祖同為河南南陽。常言,人不親土還親。因此,二人相處得非常默契,竟成了莫逆之交。在一次閒聊中,崔圭得知王珏有將眷屬遷居遼陽之意,並探問崔圭,看可否行。崔圭經過多次的思索,已為王珏打定主意,決意讓他舉家遷來,莫要猶豫和躊躇不定。這日崔圭前來,就是為著進一步說服玉珏的。
二人相見,也沒有多說,崔圭帶領著王珏,便一同騎馬向城外走來。
他們要奔哪兒去?
遼陽城南,千山腳下,鞍山東郊,倪家台村東山坡崔氏塋地。
為什麼要他到這裡來?
崔圭要王珏看看他家的祖塋,以此作說,說服王珏。
三月,天氣晴好,地面上幹,道路得走。遼陽距鞍山也就在數十里地。二人邊談邊嘮,邊策馬揚鞭,不多一時,便來到了崔氏塋地。
崔圭帶領王珏踏上塋地的一處高崗,然後停下。他用手指點著,讓王珏觀瞻其家祖塋。
望去,但見崔氏祖塋位於一個東西走向的山崗西端之坡地,前有照山:大象山、象鼻山、象牙山;後有靠山:龍鳳山;左有屏山:龍尾山;右有障山:鳳尾山。這些相環互抱的山嶺,竟形成了古代“四靈”中所說的:前朱崔,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更兼有沙河水從照山前邊流過,形同御帶纏腰;加之松柏森森,草木幽幽,岩石磊磊,原野闊闊;更有石人、石馬、石虎、石羊;配之以環繞的陵園圍牆;蜿蜒於其間的陵區小道……讓人看了,實在是感到鍾靈毓秀,禦侮環藤,大有地靈人傑之勢,遂令人馬上想到“風水”二字。
果然。王珏看罷,用右手拂了一下頦下海樣鬍鬚,便連連讚道:“真乃好風水,好風水,寶地也。”
崔圭也就此講述起其家安葬在這裡的以前的九世先祖的榮耀業績來。
王珏聽得簡直是有些入迷了。
崔圭講述過家世和祖業後,便向王珏問道:“將軍兄,可有此意?”
王珏道:“人寄天地,身存世事,誰個不想子孫綿長,世代祥和!可是,話再說回來,若再找這樣吉地,唯恐是難了。”崔圭道:“將軍兄,先不要論此。我卻要問你:願不願攜帶家眷來居遼東?”
王珏道:“願得怎樣?”
崔圭道:“若願得,弟願指點一地,可做祖塋,保你家代代富貴,不會落於我崔氏之後。不過,所出之富貴人才,卻不是武將,而是文臣。豈知,自太祖洪武皇帝建立大明安定天下之後,乾坤進入平和盛世階段,已是文官居正武官從之了。看來,文官乃真正之富貴人才也。”
王珏道:“崔同知崔賢弟,何不快點講來,我意已決。”
“遷遼東?”
“遷遼東。”
“事已定?”
“事已定。”
“好。”
崔圭說著,便帶王珏返回遼陽。
他倆來到遼陽城內沒有停步,便徑直地向遼陽城南轉來。
遼陽城南30裡處,有一地名曰鳳睢溝。
這鳳睢溝,前有囪山、南山、萬花山相照;後有豆腐漿嶺、豆腐渣嶺、天石嶺相依;左有琵琶嶺、關嶺作偎;右有琴瑟山、城山作臨。在南面的照山之南,有九曲十八彎的御帶般的沙河相纏;再徑直往南,便有寒山、暖山、積高山;三山之南,又是九轉十八彎的御帶般的湯河相抱。而在東部的琵琶嶺、關嶺之外,又有湯河上源由北向南流過;西部的琴瑟山、城山之外,又有渾河下稍自北徑南逝去,著實構成環環相印的奇絕妙土。
崔圭指點著山川對王珏說道:“後三山,其中即豆腐漿嶺、豆腐渣嶺、天石嶺為椅;其面南第一重山,即囪山、南山、萬花山三山,其中萬花山又最高,居中間,此為狀元三支筆也;第二重山,即寒山、暖山、積高山三山,積高山又最高,居中間,此為文曲三柱香也。而東西流淌南北排列的湯河、沙河,又形成了兩重御帶纏腰。再看東邊,有琵琶嶺、關嶺,配以嗚嗚作響的湯河上源,則應了韶樂之聲之兆;再看西邊,有琴瑟山、城山,配以悠悠流淌的渾河下稍,則應了和曲之韻之徵。況,鳳唯溝的‘鳳’字,乃鳳陽之義耳;‘唯’字,乃睢縣之名矣。鳳陽,乃洪武朱元璋之家鄉;睢縣亦置河南,乃你我先祖之故園。如此看來,此地豈不妙哉!”
王珏聽了後,道:“賢弟說的在理。這裡,前有照,後有抱,左有依,右有靠,與弟祖塋一樣,確實是風水寶地,只不知可做陰宅或陽宅否?”
崔圭從懷裡掏出一紙,展開來後,對王珏說道:“這是在前時,我去千山龍泉寺,請一高僧看過,他在這上面留有批字,你一看便知。”
王珏搭目一看,只見上面用蠅頭小楷寫下四行八句三十二字:
陰宅陽宅,此地奇佳;
山也水也,本處雋拔。
武宜厚重,文宜宣華;
天地人合,可發大發。
王珏大喜,不屑數月,便將家小遷來。
王珏將家小遷來遼陽鳳睢溝後,由於其族屬相信“風水”二字,便諧“鳳睢溝”之音,將這裡的地名改為“風水溝”了。
這便是風水溝用名之初,也是王氏在這裡定居之始。
王氏在遼陽風水溝定居之後,王珏為了使遼陽這個荒漫之地得以倡明,學業得以開發,亦為了使自家子孫後代經受禮儀之教,他在遼東都司都指揮任上,廣施銀兩資財,興辦學塾。位於遼陽城東門裡的遼陽中心廟塾學館,就是其中的最大最出名的一所。王珏還徵得遼陽州知州楊光甲的同意,又取得遼陽農工商學各界及士紳的支持,募集了大量捐資,於遼陽中心廟塾學館東側修建了魁星樓,。魁星樓分三層基台,三層樓簷,高三丈六尺九寸。在頂上層正中位置,塑一文曲星像。文曲星塑像手握一筆,筆尖直點遼陽城南風水溝王氏宅院,意在其家人才輩出,亦望生就出一名大魁天下的鼎甲狀元來。王珏又請知州楊光甲題寫二副楹聯,鐫刻於梨木匾上,開光那天懸於魁星樓門前。
其一楹聯雲:
文曲東居,如雲巨毫點壯千秋祖豆;
太白西列,似橡大筆栽成萬代宗花。
其二楹聯雲:
巨星樓聳立,自今文章可舉天下甲;
遼陽城宏基,此後詩篇方擎世間魁。
然而,遼陽魁星樓建起20年後,天下便發生了變故。
那是明崇禎十七年,千支為甲申,即公元1644年。
這一年,江山變異,朝代更迭,天下易主。大明江山一腳登去,大清王朝集臂捲來,明朝朱氏天下換成了滿洲族愛新覺羅氏天下了。
這場風雲變幻,也波及到遼陽風水溝王氏家族。
王珏於崇禎十七年正月故去,其子王三益襲尊翁作了遼東都司都指揮僉事。然而,他在家丁憂守喪尚未結束,大明王朝便氣數已盡,土崩瓦解。從此,他便成了大明王朝的遺老,大清王朝的子民。
遼陽風水溝一帶,為嶺崗、川原夾雜地帶,田裡盛產黃豆。那黃豆,不僅產的多,種的廣,其豆粒也是般般圓,顆顆大,珠珠滾,亮亮黃,名壓關東,天下稱奇。
王三益在家,無事可做。他見這裡的黃豆收成好,色氣正,質地優,便在自家宅院開起豆腐房來,取名曰王氏豆腐房。
王三益為人厚重,豁達。他做的豆腐,塊大,細嫩,不摻渣,現錢交易也行,賒欠也行,有錢無錢都能吃。不久,他便出了名,人們都以“王善人”喚之。同時圍著遼陽城周圍,幾乎也都知道了風水溝有個王氏豆腐房了。
據說,遼陽風水溝後的豆腐漿嶺和豆腐渣嶺這兩個嶺的名字,就是因為王三益做豆腐而傳出的名字。關於這事是真是假,倒無人考證和過問,反正只是那樣地叫了下來,反正是那事情竟與王氏豆腐房聯繫起來。這樣一來,即便是假也成了真了。世上的事,真是奇妙,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說來,也有一定因由。
王三益不僅會做豆腐,人品很是憨直;就是對於自己家中的子弟,也是教以厚重為本,純正為根。凡事不能巧取豪奪,要靠本事吃飯,憑筋力掙錢。他說:“只有這樣,覺才能睡得安。”
王三益不僅經營豆腐業,還認真教育子弟讀書。他想,父輩的功名,隨著大明江山的逝去,已成了過往煙雲。他又想到,父輩曾親手創立修建的魁星樓,以及那魁星樓上所懸掛的楹聯,由於家遭變故,也很少有人提及到他家的功績了。但是他也沒有懊悔。他認為,世上千般業萬般業,讀書是最根本的事業;千生意萬買賣,耕田是最長久的營生。為此,他按照魁星樓上的楹聯自擬了兩副,寫出後懸掛於自家的大門和房門之兩側,用以教育自家子弟。
其一楹聯雲:
豆腐豆福,祖豆千秋必有一代鴻福;
農家農稼,宗農百世果成萬頃豐稼。
其二楹聯雲:
豆豆滿倉,毋忘先宗先祖豆腐基業;
稼稼盈田,常懷後人後世稼穡風範。
每日裡,來王家買豆腐、換豆腐、喝豆腐漿、挑豆腐渣、賣黃豆,以及串門、辦事、嘮喀的人,縷縷行行,三三兩兩,總是不斷。他們看了這兩副楹聯後,往往都禁不住地笑了起來,說道:“王家做豆腐,賣豆腐,又掛上豆腐牌匾,這簡直是成了豆腐之家了。”
從此,這個“豆腐之家”的名聲更揚了出去。
然而,萬萬沒有想到,這個“豆腐之家”,數代後竟出了一個轟天動地的人物。說來,也算是應驗於那些楹聯之所示了。
王三益子王天祿,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乙酉科舉人,雍正七年(1729年)己酉博學鴻詞科徵士朝考,以《五六天地之中合賦》、《山雞舞鏡七言排律詩》兩榜獲捷,取中二等第二十二名,用刑部湖廣司主事。從此,王氏於科甲仕宦開始復出。
王天祿稟賦樸厚,素有“善人”之稱。
王天祿生四子,長王縉、次王紳,三王組,四王紃。
王縉,字冠美,康熙六十年(1721年)辛丑科附生。雍正十二年(1734年),以附生補禮部官學教習。乾隆二十年(1755年),授直隸深州(今河北深縣)學政。他在任,訓士有道,慮事有方。一日,深州太守鄒雲成因公外出,委王縉代理其職。偏巧,有一命案兇犯在逃。這時,王縉的幕友對他說道:“太守不在,兇犯聞之必遠遁,實難辦也。”王縉聽了,笑道:“幕友,錯矣。兇犯知太守外出,必徘徊未定,未能遠逃。若即捕之,可獲;反之,則遠去也。”於是,王縉下令,立即行捕,果然擒得,押入獄中。此時,太守鄒雲成公出保陽,他聞知有逃犯事,便急速而歸。待他回到深州時,見王縉已料理完備。太守問他道:“你此法何來?”王縉答道:“並非我之獨鍾,《太平廣記》一書已有案例。”太守聽了後,歎服道;“真乃書能生智也。憑汝如此幹才,這等博學,早應重用,屈君久矣。”王縉平日善書畫,多有人求之。每當這時,他都不辭辛勞,認真書寫或繪之,然後以誠相贈。人們每提及他時,都讚揚道:“王學政書畫好,學識好,人尤好也。”
王組,字鸞佩,雍正三年(1725)乙巳科拔貢。雍正七年(1729年)己酉科舉人,奉天府鄉試珠卷,中第一百七十五名;雍正十一年(1733年)癸丑科進士,中三甲第八十六名,發同科狀元陳倓榜。他科場獲捷後,即步入仕途。初授刑部主事,復升郎中。他辦案清慎明決,果斷利落,無拖沓之狀。正因如此,深得司寇信賴,每有疑難案牘,必委以審理。他訊鞠,不以刑苦,求善,以好言開導,致使囚徒從內心服理。凡經他所審理的案訟,幾無翻案,更無錯辦而平反者。同時,他允許當事人有反口,有爭論,以辯駁,直到徹底弄清定論為止。一年裡,辦案議敘記錄竟達八十餘次,為一時所無有。乾降十五年(1750年)二月,清廷朝議,準備派遣他出知甘州府(今甘肅高台一帶)。乾隆皇帝聽過群臣議述後,以關切之狀說道:“甘州要地,乃一方之屏障,且嚴酷,勖勉其行,當以道員用之也。”遂擢為道員,即赴甘州任。他到甘州後,見邊地瘠苦,荒沙漠漠,遂與民同甘共苦。以養民為務,以安民為任,興利除弊,注意案訟。他在任上,幾乎是案無留牘,有案即辦,辦之即結。他時常訪探州境,問民疾苦。居民見之,深受感動,聲稱他為“活佛”。尋調涼州府(今甘肅張液),以知府用。待他前往涼州赴任時,甘州相送百姓絡繹不絕,排開數十里。後來,西藩準葛爾台吉達瓦齊,因遣使索杜爾伯特台吉車凌事,遭到乾隆皇帝的嚴厲拒絕和斥責,而蠢蠢欲動,預以反叛。於是,甘肅情勢吃緊。甘肅巡撫兼將軍鄂奇,稔知王組有治邊才能,遂發函邀他前去協理、議事。他即行前往。待他行至途中,突然遭到逆旅達瓦齊部的襲擊,遂以身殉職。這是乾隆四十二年(1772年)的事。
另一事,在這期間也相隨地發生了。
話說,到了公元1728年,即清雍正六年,是歲古歷正月初六日日出卯時,有一男童,竟在這關東遼南地界,蒼蒼無垠、綿綿無際的萬山叢中,誕生了。
他是大山之子。
他就是王爾烈。
是日的干支是:戊申年甲子月己巳日卯時。
王爾烈,生父王縉。
他兄弟四人。按長幼排列,他們分別是:爾熙、爾傑、爾烈、爾照。爾烈居三。
王爾熙,字樸正,號瑱峰;王爾傑,字純厚,號瑾峰;王爾烈,字仲方,又字君武,號瑤峰,一作堯峰;王爾照,字大義,號璜峰。
在這些兄弟中,長爾熙居家制做豆腐,二爾傑在田裡操持稼穡,三爾烈、四爾照承繼父業在外讀書,求取功名。其家可謂耕讀世家。
另有族叔王杏村、宗兄王德純,在外為官。
王組無嗣,王爾烈過繼與王組,以為從子。
這個王爾烈,便是本書的傳主。
王爾烈,以其雋秀少年、風雅青年、睿雍中年、豁達暮年,豐厚了一個輝輝耀耀、光光燦燦、磊磊落落、威威烈烈的關東才子形象;且又以聰穎慧敏、乖巧多變、機智雋拔,為歷代人所敬仰和喜愛,而又無人能奪其席。
他的故事流傳久遠,幾欲眾口皆碑,戶曉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