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燎原星火(一)
井岡風雲錄--第一部燎原星火(一)
第一部燎原星火(一)
1.瀏陽撤軍
9月9日拂曉,東方地平線上空,有幾抹濃淡相宜的雲層,從中透出道道霞光。參加秋收起義的有原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和瀏陽、平江、崇陽、通城的農民武裝、安源的工人糾察隊,以及被收編的雜牌軍,共編為四個團,成立了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毛澤東作為中央代表任黨代表,盧德銘任起義總指揮,餘灑度任師長,兵分三路進攻長沙。盧德銘指揮鍾文璋的第一團和剛收編的第四團,從江西的修水西進經龍門、平江直下長沙;陳浩的第二團攻佔瀏陽後快速向長沙推進;蘇進的第三團奪取東門市後也到長沙會合。瀏陽城在炮火的硝煙中被秋收起義部隊攻破,戰士高喊著“衝殺”聲衝進瀏陽城。
瀏陽城頭的硝煙還未消盡,起義戰士還未來得及歡呼勝利,敵軍以強大的陣勢在炮火的掩護下重新包圍了瀏陽城。城頭上到處是炮火,到處是硝煙。起義軍從城內往外反衝鋒,在城外遭到敵人炮火的打擊,一個個戰士倒在了敵人的槍口下,其場面既壯烈又殘忍。
10日下午,在瀏陽城外的一個小山村裡,也籠罩在戰爭的氣氛中,遠處槍炮聲隨時可聞。人員進進出出,來往不斷,更多的是參戰人員陸續把傷病員抬進山村。在這股人流中有一個匆忙急進的小戰士,匆匆穿過街道,來到一座莊院前。
院內已有不少傷病員,農會幹部正在為他們包紮或臨時處理。
毛澤東高大而清瘦的身影立在祠堂門外。他的背後揹著一隻斗笠,面帶沉思,顯得剛毅、沉穩。他望著眼前的傷病員,耳聞隱隱傳來的槍炮聲,那沉思的面容又不時顯露出擔心的雲翳。
“報告!”
毛澤東的沉思被打破。他望著眼前汗流滿面、喘息未定而又慌張的小戰士,正要開口問話。
“報告:二團攻進瀏陽城後,突然遭到從醴陵來敵的反包圍。團長正指揮突圍,部隊傷亡很大”
“報告”又一個年輕的戰士立在了他的面前。
毛澤東表情嚴肅,把目光投向他。
“三團在東門市遭到敵人的頑強阻擊,無法擴大戰果。”
祠堂內外的人員聽到情況後,一個個吵嚷著要和敵人拼命。
此時的毛澤東顯得異常冷靜、沉著。他若有所思地點燃
一支紙菸,慢慢地抽著,靜靜地深思著
眾人受到了感染,吵嚷聲漸漸停息了下來,都把目光投向這位指揮若定的舵手。這時,一陣馬蹄聲傳來,人們不約而同地望著門外。接著又是一聲戰馬的長嘯,有人情不自禁地擁向院門。
一個受傷的戰士跑了進來。他來到毛澤東面前,恭恭敬敬地行個軍禮。“報告:盧總指揮的信。”他說著雙手遞了過去。
毛澤東匆忙展開看,眾人各懷擔心、疑慮、不安的心情注視著毛澤東的表情。來人帶來的是總指揮盧德銘寫給毛澤東的信。從信中得悉一、四團向金坪進軍途中,四團突然反叛,使毫無防備的一團遭到慘重傷亡。一團長鍾文璋也失蹤了。
人們無比氣憤,又一次吵嚷著同敵人拼命。
毛澤東甩掉手中的菸蒂,對面前的三個戰士說:“你們馬上回去,命令瀏陽、東門市的部隊立即撤出戰鬥!你告訴盧總指揮,我同意他的意見,放棄進攻長沙的作戰計劃,到上坪待命。”
盧德銘是四川宜賓縣雙石鋪獅子灣人,1905年出生。
1924年,19歲的盧德銘千里迢迢離開家,來到廣州報考黃浦軍校。他到廣州已經是十月,早已過了報考時間。年輕的盧德銘有一股不甘心的倔強脾氣,親自找到孫中山的辦公室裡,要求孫中山面試。當孫中山得知他學歷不夠報考條件,而且年齡也不夠時,盧德銘說他學歷不夠可以自學,年齡不夠還會再長。孫中山對立在他面前的年輕人的機智回答十分滿意,當面進行筆試,破例錄取了他。1926年5月,盧德銘在葉挺獨立團任四連連長,擔任北伐軍的先鋒部隊。在攸縣的戰鬥中,他處置靈活,及時地殲滅了逃敵,事後受到了葉挺的表彰。北伐軍一路北進,攻打汀泗橋,激戰賀勝橋,盧德銘身先士卒,被提拔為二營營長。武昌被北伐軍攻克了,葉挺升任為二十四師師長,獨立團改為七十三團,盧德銘也升任為團參謀長。
1927年6月,第二方面軍在武昌成立了警衛團,盧德銘又升任為團長。他是一個年輕的共產黨員,利用他的合法身份,在形勢極其惡化的情況下,掩護了不少革命的同志,像宛希先、何挺穎、何長工等都在警衛團安排了工作。8月1日,南昌城頭打響了向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駐紮在武昌的盧德銘警衛團,在當日晚同時收到了兩封電報。一封是在二十軍任軍政治部主任的周逸群的電報,要他率部來南昌參加起義;第二封是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在九江發來的電報,命令他率部火速趕到九江待命。為麻痺敵人,盧德銘來了一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於2日晚率領警衛團二千多名官兵從武昌乘船東下,急急馳往南昌。為了穩妥,在途中他派出一隻快船到九江偵察。當他接到九江的佈防情況後,立即改變行軍路線,在現在的黃石市上岸。到達奉新縣時,得悉南昌起義部隊已經撤出南昌。盧德銘面對突然變化了的軍情,毅然改變原計劃,率部到達湘鄂贛邊界的修水、銅鼓休整,同時想法同地方黨取得聯繫。不久,同湖南省委領導人夏曦取得了聯繫。夏曦告訴盧德銘,南昌起義部隊缺乏有經驗的領導幹部,要他和團指導員辛煥文、團參謀長韓浚離開警衛團,去追趕南昌起義的部隊。當他三人日夜兼程到了武漢時,見到了向警予,得悉黨已經召開了“八七”會議,毛澤東已經到湖南組織領導起義,要他三人馬上趕回部隊。
盧德銘三人懷著興奮與喜悅,接過向警予交給的三千元起義經費,不顧多日旅途的勞累,立即返回修水。不幸的是他們三人行至大沙坪時,被當地的民團攔截,辛煥文當場犧牲,韓浚被俘,他隻身僥倖脫險,回到了修水的警衛團。沒過幾日,毛澤東來到了警衛團,倆人詳細地研究了起義方案。
起義部隊根據毛澤東的命令,來到上坪集中。
初夜時分,暮靄籠罩著山村。街道上隨處可見從戰場上撤下來的人員。他們三五成群隨便的聚集在一起,或坐、或站、或靠,談論著戰事,發洩著心中的不滿。看得出,他們精神不佳,士氣不振。
起義總指揮盧德銘和師長餘灑度、三團團長蘇先駿、一營營長張子清、連黨代表羅榮桓、連長伍中豪察看部隊情況。
當他們一行來到街心,看到眼前的情形,不由止步,眉頭緊鎖。盧德銘掃視後,正欲發火。前面不知誰喊了一聲“立正!”
盧德銘看看身邊的羅榮桓和伍中豪,沒有再說什麼,正直向前走去,邊走邊說:“毛特派員一再告誡我們,首戰必勝。出師不利,影響了士兵的情緒,當前最重要的是穩定情緒。”
羅榮桓正欲說什麼,一抬頭看見前面走來一隊人馬。六人不由止步注目。來人正是毛澤東和從瀏陽撤出的三團的同志。
毛澤東同他們相見,簡單詢問情況後,就一起來到了臨時指揮部。當天召開幹部會議,決定起義部隊全部到文家市集中。
文家市地處湘贛兩省交界處,在當時算得上是一個較為繁華的邊鎮。張子清營長帶領一營首先進入文家市,一團、二團也相繼開進文家市。
毛澤東還是身背斗笠,在人陪同下走進了文家市。途中遇到了連長伍中豪。伍中豪中等個子,身體微微發胖;濃眉、四方臉。時年25週歲。毛澤東同伍中豪的認識,還是去年在廣州舉辦農民運動講習所時,伍中豪當時是黃埔軍校步兵科畢業的高材生,根據黨組織的決定調他到農民運動講習所擔任軍事教官。毛澤東接見了他,在交談中得悉他是湖南耒陽人,家境貧寒,從小就失去了父親,靠母親織布維持生計。由於家族的支持才得以上學,後來考到北京大學文學院,結識了革命先驅李大釗。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正式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步兵科。
1926年,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伍中豪同毛澤東分別,參加了北伐軍。當他到耒陽老家時,被留任為縣團防局局長。
“馬日事變”後遭到通緝,在老家呆不下去了,只好到武漢找到黃埔軍校的學友盧德銘,被任命為十連連長。這一次,他隨著警衛團一起參加了秋收起義。
“毛委員。”伍中豪驚喜地叫了一聲。
毛澤東聞聲止步,尋聲一望,驚喜地說道:“伍中豪同志,你好啊?”
伍中豪跨步向前,緊緊握住毛澤東伸來的大手,一時竟激動地說不出話來。毛澤東親切而又關心地問:“去年7月廣州一別,轉眼一年過去囉,你的情況如何?”
伍中豪告訴他分手後的遭遇,喜出望外地說:“沒想到在這裡見到了您-您還好吧?。”
毛澤東連聲說:“好哦,好哦。”這時盧德銘、餘灑度、蘇先駿、張子清、羅榮桓、何長工、宛希先等人迎上來。毛澤東同他們一一見面,握手問好。當握住何長工的手時,他的臉上明顯地溢出喜色。“噢,長工同志。你好囉?”
“毛委員好?”何長工握住毛澤東的手,使勁搖了搖,顯得十分激動。
毛澤東指著他風趣地對大家說:“長工,為革命扛長工嘛。”
大家被毛澤東的話說笑了。毛澤東最後握住宛希先的手。
宛希先個子不高,顯得粗壯,臉上有幾顆淺淺的麻點,鼻樑上架著一副眼鏡。盧德銘介紹道:“一營黨代表,宛希先同志。”
毛澤東又一次地細細打量面前年僅21歲的他。“你就是宛希先?”
宛希先異常激動,臉堂憋得紅紅的,甚至還掛著羞澀。他無聲地點點頭算是回答了毛澤東的問話。
毛澤東又說:“湖北黃梅宛家大屋人,你父親是布店店員。
在堂兄宛希儼的影響下,18歲參加革命,對不?”
宛希先聽到毛澤東對他十分了解,更是激動。不好意思地說:“沒想到毛委員瞭解得這麼清楚。”
毛澤東大度而又風趣地說:“你們要曉得,我是善於搞調查的喲。”他說著把身邊的張子清拉了一把。“張子清的父親是位愛國軍人,參加過孫中山的同盟會。他本人畢業於湖南講武堂。”毛澤東對大家如此瞭解,且又平易近人,一下子把大家的距離拉近了。
張子清告訴他:“在我表兄夏曦那裡,早就聽說過毛委員您。”
“噢。”毛澤東聽到夏曦的名子,面色為之一動,打著手勢說:“你表兄和我還是同學哩。”
毛澤東確實是一個善於搞調查的行家裡手。他把參加起義的連以上幹部都作了調查瞭解,依照他的一貫作風,叫做“不打無把握之仗”。知兵必須先了解將。
張子清也是湖南人,出生在益陽市,祖祖輩輩務農。到了他父親這一代,投筆從戎參加了同盟會和湖南新軍,在辛亥革命和護國、護法戰役中都立過功。他的父親張建良以戰功卓著升任為湖南江道區司令官。張子清從小就受到軍人的薰陶,立志當一個有作為的軍人。他18歲在講武堂畢業後就當上了零陵鎮守使署上尉副官。由於他參加了“平江兵變”,受到通緝,跑到山上組織了游擊隊,在孫中山的支持下,成立湘中游擊司令部,他為支隊長,參加了北伐。三年多的苦鬥中,使他彷徨、苦悶。在他對中國前途失去信心時,找到了表兄夏曦。從表兄口中知道了毛澤東,知道了中國共產黨,在1925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6年秋,他在廣州政治講習所畢業,分配到北伐軍宣傳隊,不久又分配到賀龍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一師當政治連長。1927年春,長沙成立了黃埔軍校第三分校,他又調任分校政治教官。5月中的“馬日事變”,他在長沙也呆不下去了,只好到了武漢找到盧德銘,在警衛團任三營五連連長、副營長。
由於起義失敗,部隊中的思想情緒很不穩定,尤其是一些營連幹部,甚至還有團一級幹部,對革命發生了動搖,對革命的前途產生了懷疑。
夜幕降臨,里仁學校被黑暗嚴嚴實實地籠罩著。里仁學校原是一所創建於清朝道光年間的文華書院。它本是一座氣勢恢宏的建築,在茫茫黑夜中顯得是那樣的渺小。一處校舍裡,窗戶中射出幾縷燈光。毛澤東正在召開有連黨代表以上參加的前敵委員會會議。參加會議的有:盧德銘、餘灑度、蘇先駿、陳浩、徐庶、韓莊劍、黃子吉、張子清、宛希先、羅榮桓、何長工、伍中豪、曾士峨等數十人。會議開得既激烈而又緊張。
毛澤東告訴大家:“鑑於目前敵強我弱的形勢,再執行原計劃攻打長沙,勢必造成不利的局面。用槍桿子奪取政權,建設政權,要保存實力,以圖再舉。要保存實力,就要到敵人力量薄弱的地方去。”說著毛澤東指向一張舊地圖:“這個薄弱的地方就是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
毛澤東的話音剛一落,師長餘灑度騰的一下站了起來。
“毛委員是想當山大王?也想讓我們跟著當山大王嗎?”
蘇先駿團長首先站起來響應師長餘灑度的意見:“我們是共產黨領導的起義隊伍,不當山大王!”
毛澤東見首先站起來反對的是師長餘灑度和團長蘇先駿,從容地點燃一支紙菸,而後耐心地說:“山大王有什麼不好?歷代都有!唐朝有瓦崗寨,宋朝有梁山泊。山大王憑險拒敵,官軍是拿他沒辦法的。如果說我們是山大王,那就是前所未有的山大王。我們這個山大王是在共產黨領導下的有主義信仰、有政策策略的山大王。中國是一個貧窮大國,軍閥割據。我們要利用這一點,先站穩腳跟……”毛澤東講到此,掃視了全場一下,而後用他那扭轉乾坤的手,在半空中劃了一個半弧,鏗鏘有力地說:“而後,再圖更大的發展!”
會場出現了短暫的沉默。
餘灑度和蘇先駿小聲耳語。
張子清斜視了耳語的餘灑度一眼,站起來大聲說道:“我們相信毛委員,我們跟隨毛委員當革命的山大王……”
“我不同意!”
蘇先駿不等張子清話音落地,就霍然起身大聲反駁道:“奪取長沙,是張家灣軍事會議確定了的方針,個人無權隨便更改。要改變就得請示湖南省委後,再作決定!”
餘灑度接上話說:“我們不能被眼前敵人的一時氣勢洶洶所嚇倒,放棄眼前的長沙而不打,拉著部隊往山裡轉。到山裡瞎轉悠,是沒有出路的。”他的話有一定的代表性。受當時錯誤思想的影響,一部分同志還不理解毛澤東已經形成的農村包圍城市的思想。有人站起來說:“餘師長的話有道理。我們不應該放棄攻打長沙的計劃。”
“對!執行原計劃,攻打長沙!”
毛澤東沉著冷靜地聽著大家的發言,凝思不語。他最後把目光投向一直沉默不語的盧德銘總指揮。
總指揮盧德銘看到了毛澤東求助的目光。22歲的盧德銘,長得清秀,顯得英姿勃發。在軍旅生涯中,經過戰火的洗禮,使他又顯得沉穩老練。他站了起來說:“由於我們對敵人的力量估計不足,使這次暴動受到了重創。目前,敵人正在尋求同我們作戰。長沙守敵也是有準備之敵。我們暴動受挫後,士兵的情緒也不穩定。在這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如果我們再去冒險,就可能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在這個時候,我們頭腦冷靜下來,暫避敵人之銳氣,到敵人薄弱的地方去養精蓄銳。等到我們逐漸的強大起來,再去同敵人拼鬥,我們就能夠東山再起,就能夠從失敗中走向勝利!毛委員作為中央代表,來領導這次暴動,他的意見,我認為是正確!大家想一想,當革命的山大王,有什麼不好?”
他話剛一落音,就迎來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師長餘灑度、團長蘇先駿先是尷尬,繼而十分不情願的也隨著眾人鼓起了掌。
掌聲剛一落,毛澤東又講道:“掌聲告訴我,大家都願意當革命的山大王!我們這支隊伍就是革命的火種。保存了這支火種,就有了星火燎原的資本,就一定能把舊中國埋葬,燃燒出一個紅彤彤的新世界!”
2.三灣改編
夜已很深,文家市已是萬籟俱寂。可是,在里仁學校的校舍裡,卻還有兩處亮著燈光。一處是毛澤東正和盧德銘商討如何解決部隊中出現的問題,另一處則是陳浩和徐庶、韓莊劍、黃子吉聚在一起。如今他們誰也不說話,只顧悶頭抽菸。
俄傾,直性子的黃子吉憋不住了,他把菸蒂往腳下一丟,一隻腳使勁踩滅:“你們都啞巴了?明天隊伍一開拔,不想當山大王也得當。”
“你不能小點聲嗎?”陳浩站起身不滿地瞪了他一眼,繼而走到門口,警惕地向外望望。他見學校操場上靜靜的空無一人,這才放心的重新關上房門。他不無批評地說:“就你一個人著急?我們出來當這個‘丘八’,難道是送死的?咱們背井離鄉,誰不是為了爭口氣,想混出個人樣來,也好光宗耀祖。”
黃子吉氣呼呼地嘟囔了一句:“這不是到了節骨眼上嗎?”
“好囉,不要爭了。”徐庶知道黃子吉的脾氣,忙出來打圓場。“我看天也不早了,明天還要行軍,回去休息吧。”
陳浩壓低聲音:“這事先不要著急,看看發展再說。”
他們四個人悄悄散了
9月20日,一千五百多人的起義隊伍有次序地走出學校大門向市外開拔。隊伍中有不少傷病員,他們相互攙扶,有的拄著柺杖,重傷號則用簡易擔架抬著。
毛澤東一身出征的打扮,背後仍揹著一個大斗笠,所不同的是他手中多了個木杖。他和盧德銘、何長工立在一邊,像是在檢閱這支部隊。他三人不時同隊伍中的伍中豪、羅榮桓、宛希先等招手致意。接著盧德銘和何長工向毛澤東告別後,匆匆向開拔的隊伍前頭走去。毛澤東仍立在原處,注視著從他面前走過的每一個戰士。毛澤東見戰士們一個個悶悶不樂,心中就像壓著一塊石頭沉甸甸的。
部隊離開文家市,沿著高低起伏的蜿蜒山道,毫無生氣地行進。剛走出文家市不多遠,盧德銘氣喘吁吁地大步走來報告:
“毛委員,據前衛偵察,萍鄉有敵人重兵把守。”
毛澤東聽後微微一愣,繼而果斷地說:“避開萍鄉之敵,繞到蘆溪,直插蓮花。”
蘆溪在萍鄉東。部隊經過一天的急行軍,傍晚才趕到蘆溪宿營。
蘆溪籠罩在茫茫的暮色裡。村鎮很靜,甚至可以說是靜得又多了一份神秘感。就在這個神秘的蘆溪,早已過了子夜,毛澤東仍立院落裡,一邊抽著紙菸凝思,一邊不停地徘徊。可以看得出,他對這次軍事行動,既充滿了信心又時時不無擔心。他知道前途險惡。這一天是農曆8月28日,半個月亮遲遲的從雲中鑽出。
盧德銘從外進來,見毛澤東佇立在那裡沉思,沒敢打擾他,就無聲的立在一旁。過一會,毛澤東轉過身無意間看到盧德銘,來不及寒暄,開口就問:“偵察的人回來了嗎?”
“偵察的人剛回來報告,從蘆溪到蓮花一線,沒有敵人把守,僅有少部分民團。”
毛澤東聽後思索片刻告訴他:“部隊在拂曉出發前再向縱深偵察。夜宿楊村。”
拂曉,沒有集合的軍號聲,各連連長一個個把戰士叫起來,無聲無息地出了蘆溪。部隊行不多久,山中起了薄霧,而且愈來愈濃。
在一個丫字形的三岔路口,盧德銘帶領前衛一團停下觀察後,向著東南方向的山道繼續前進。一會,毛澤東也同機槍連一起,來到三岔口,走向東南方向的山道。曠野裡變得十分迷茫,行進的隊伍也在霧中時隱時現。
蘇先駿帶領後衛三團也來到了三岔路口,他毫不猶豫地帶領隊伍走上了通往西南方向的岔路。按理應該在岔路口設上行軍方向的標記,為後續部隊指明方向。當時考慮到行動上的保密,而沒有這樣做。這樣又出現了一個疏忽,不設標記也沒有留人在此等候為後續部隊指明行軍方向。謹慎中出錯,造成了不應有的損失。
突然間,從西南方向傳來一陣密集的槍聲。
盧德銘一下子愣住了。行進的隊伍也不由自主地停了下來。
隊伍中的毛澤東也微微一怔,辨別、分析西南方向傳來的槍聲。
盧德銘從隊伍前面趕過來向毛澤東報告:“響槍的方向,是萍鄉方向。”
毛澤東耳聞槍聲,思考著問道:“此處離萍鄉有多遠?”
“在20公里以上。”
正說間從後面跑來一個戰士,喘著粗氣報告:“三團走岔了道,在前面不遠遭遇到了白軍和民團的伏擊。”
這時一營黨代表宛希先趕了過來。情況緊急,盧德銘果斷地命令:“我帶一個連前去解救三團,一營到前面的谷口準備接應。”說話間盧德銘和宛希先各自帶領部隊直插萍鄉方向。
張子清因患瘧疾,身體不適。他也拖著病體從前面趕來。
毛澤東對他說:“情況有變,命令部隊就地待命,作好戰鬥準備。”
張子清轉身大聲命令道:“原地待命,作好戰鬥準備!”
部隊隨著一聲命令,各自選擇地形,就地隱蔽。刀出鞘,彈上堂。有的戰士心有餘悸,孤零零的坐在那裡想著心思。
陳浩翹首望著槍聲方向,徐庶、韓莊劍心神不定地走來。
韓莊劍不安地問:“出了什麼情況?”
陳浩無聲地搖搖頭。
韓莊劍不滿地說:“革命、革命,鑽山溝當山大王,算什麼革命?”
陳浩左右看看,瞪了他一眼:“你少說兩句罷。”
一陣激烈的槍聲隨風飄來,毛澤東臨危不懼地佇立原地,仔細地聽著槍聲。
張子清上來要毛澤東隱蔽:“毛委員,請您到安全的地方去。
毛澤東並不理會他的勸告,毅然巋然不動。
張子清猶豫了一下,又說道:“毛委員”
毛澤東這才轉向他:“隊伍的成分比較複雜,加上思想混亂,隊伍中出現了波動。你去照看隊伍吧。”他見張子清還要說什麼,忙用手勢制止,示意他離去。
張子清也不好再說什麼,只好離去。
不一會,槍聲變得稀疏起來。毛澤東很隨便地點燃一支紙菸,抽了一口後,就沒有再抽,一直拿在手中。兩眼卻是死死地盯住萍鄉方向。槍聲愈來愈稀,最後槍聲完全停了下來。毛澤東丟掉菸蒂。
曾士峨給毛澤東搬來一塊石頭,他無言地坐在上面。不
由自主的又點燃一支紙菸,慢慢地品味大約過了半點鐘,蘇先駿和宛希先悲痛地走來。
毛澤東一見,預感到了什麼,丟掉正抽的紙菸,一下站起來,疑惑地看著他們。
蘇先駿後悔而悲痛地說:“都怪我……沒辨別方向……盧總指揮他……右胸中彈犧牲了。”
毛澤東正欲說什麼,一抬頭看見盧德銘的屍體被抬來,疾步匆匆走上去。他來到盧德銘的屍體前,懷著悲痛的心情,小心地、輕輕地揭開蓋著的布單。只見盧德銘臉色蒼白,中彈的右胸還在流著鮮血。
毛澤東慢慢地、小心翼翼地,生怕驚動了他的靈魂,將布單重新蓋好。隨後他肅穆、莊嚴地脫下帽子。在場的人員也都自覺地脫下帽子,向盧德銘的遺體誌哀。
毛澤東望著盧德銘的遺體,心中一陣一陣隱隱作疼。在毛澤東的心中,盧德銘是一位優秀指揮員,儘管他才年僅22歲。他不信天命,可眼下的處境不能不令他擔心。起義時有5000多人,如今只剩下1000多人,隊伍中的思想混亂不說,且又犧牲了起義總指揮。出師未捷先損將,按著中國傳統地說法,這就叫做出師不利,前途未卜,凶多吉少。毛澤東也清楚,盧德銘的意外犧牲,不僅會增加他的工作量,而且還會給每一個人造成一種心理上的壓抑,稍有不慎便會造成這支隊伍的滅頂之災。
隊伍又開始行進了,行進得很緩慢。盧德銘的意外犧牲,果然使這支隊伍受到了很大的心靈上的創傷。人們只顧低頭走路,毫無一點生氣。
陳浩和徐庶邊走邊小聲談話。
他倆人身後的黃子吉對韓莊劍說:“出師未捷,主帥先亡。
這可不是好兆頭啊。”
“唉。”韓莊劍長嘆一聲,不無埋怨地說:“這個毛委員把我們拉到這窮山惡水的地方,不知他有什麼法寶?”
陳浩回頭瞪了他倆人一眼。倆人只好閉口不語。
蓮花縣城,是一個臨近湖南省的江西邊境小城
9月25日,在敵人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毛澤東指揮這支部隊一舉攻下了蓮花縣城。由於對當地的敵情不十分了解,隊伍在沒有休整的情況下,揩乾身上的鮮血,又繼續向著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進軍。
蓮花一戰小勝,雖然使一部分人的臉上出現了一絲喜色。
但在大多數人的心裡,隊伍的出路,個人的前途,今後的發展仍然是一個未知數。悲觀失望的陰雲在每一個人心頭總驅趕不散。
隊伍繼續向南行進,山愈來愈高,道路愈來愈難行。山道兩邊是濃密的樹林。有些意志薄弱的戰士,悄悄丟掉手中的槍支、梭鏢,偷偷消失在密林中。有人看到,也視而不見。
這樣一來,又有人覷準機會,攜槍而遁。
隊伍走出山谷,來到一片開闊地。毛澤東看看疲憊的隊伍,對身邊的陳浩團長說:“命令隊伍原地休息。”
陳浩面對行進的隊伍大聲傳達命令:“原地休息,注意警戒。”
伍中豪帶人揹著撿來的槍支、梭鏢從後急急趕來向毛澤東報告:“途中有不少人開小差。”
張子清一聽,自報奮勇地說:“我帶人去追回來!”
毛澤東的臉色變得十分嚴峻,他無聲地環顧左右休息的隊伍。
張子清不見毛澤東下命令,又看看二團長陳浩和三團長蘇先駿。他倆人也無所表示。
毛澤東回首看著焦急的張子清,緩緩地說:“強扭的瓜不甜。有人要走,就讓他們走好了。革命是自願的,我相信大多數人是不想走的。走了也是無法生存的。”
張子清也只好作罷。
毛澤東又說:“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來去自願。誰想走,我們歡送,而且還要發給大洋作盤錢。如果誰覺得沒出路再回來,我們還歡迎他回來參加革命。”
就在他們不遠處,有個劉滿崽,中等個頭,黑黑的四方臉,給人一種憨實的印象。他聽到了毛澤東的話,壯著膽子,扭扭捏捏來到毛澤東等人面前。
“毛委員,我父親死的早,家中的老孃多病,屋裡的堂客又快生崽了,我得回去照料,你看我能不能……”
他斷斷續續說明了本意。陳浩和蘇先駿毫無表情地望著他,張子清等人氣怒、鄙夷地背過去身。
毛澤東心情複雜地打量著侷促不安的劉滿崽。
毛澤東對陳浩說:“陳團長,發給他五塊大洋,讓他上路。”
劉滿崽感激地給毛澤東深深鞠了一躬,而後跟著陳浩去領路費。
毛澤東望著他離去的背影若有所思,心中在隱隱作疼。
站在旁邊一直看熱鬧的黃子吉自言自語地說:“傷的傷,亡的亡,溜的溜,走的走,這叫什麼事呀。”剛好走過來的陳浩聽到了他的不滿,停下來打量著他,繼而訓斥道:“你愣在這裡幹啥?照看隊伍去!”
黃子吉沒趣地走了。
幾天來的行軍轉移,又是幾天來的艱難考驗。
毛澤東在極其困難的險境中,在9月29日,把這支隊伍帶到了永新縣的三灣。
一尚平靜的小山村,突然來了這麼多的隊伍,一下子變得熱鬧了起來。灣子裡狹窄的石板道上,來往著擔水、抱稻草和忙著安排住宿的人員。
毛澤東在陳浩、何長工等人的陪同下走出一處小院。他們見街道上來往的人較多,立在一邊讓這些擔水、抱稻草的人先過去。
他們默默走了一段路。何長工打破沉默地說:“從湘東到贛西,經過近十天的轉移,天天都有開小差的。隊伍一下子就從1500多人,減少到不足1000人。”
陳浩接上說:“士兵們對這次大轉移多數不理解,又離開了家鄉……”他突然停住話頭不講了。毛澤東用鼓勵的目光看著他。他鼓起勇氣說:“目前,隊伍上不穩定的因素是思想混亂。”
毛澤東突然問他:“你說我們是強了,還是弱了?”
陳浩毫不掩飾地說:“這還用問。從暴動時的5000人,到文家市時的1500多人,現在還剩下不足1000人,明擺著是減弱了嘛。”
“不、不!”
毛澤東高深莫測地望了他一眼:“‘大浪淘沙’,可留下的人都是堅定分子。表面上人數是少了,實際上是強大了!這叫辯證法。”
陳浩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毛澤東沒有再問什麼,只顧思索著向前走去。毛澤東此時心中想的是要健全組織,澄清思想,要黨指揮槍,重要的一條是支部建在連上。
夜幕降臨,山村歸於一片沉寂,西部山峰上掛著彎彎的新月。
毛澤東住處的茅舍裡,亮著燈光。毛澤東在油燈下一直正奮筆疾書,書寫著這支隊伍的未來。
西邊的新月不知什麼時候隱在了山背後,在灣外的溪邊,有一處挺拔的竹林。黑暗中有四個人聚在一起密談。
俄傾,這四人離開了溪邊的竹林,走進灣內。
他們一行到了毛澤東的住處,停步觀察一下,便進了院落。這時才看清,原來是陳浩和徐庶、韓莊劍、黃子吉四人。
他們進了院,看見毛澤東在燈下疾書,沒敢打擾,無聲地立在院子裡。時間不長,張子清、宛希先、羅榮桓、伍中豪、曾世峨等人也隨之而來。他們誰也不說話,靜靜地站著,耐心地等著。
茅屋內的毛澤東停筆起身,在身上摸摸,拿出一支紙菸,俯在油燈上抽著。他離開桌子,慢慢走到門口。他一抬頭,看見有十多個人在院子裡,驚訝中不失熱情地說:“你們都來了?快屋裡坐。”把人一個個請進來。
屋內比較狹小,十幾個人隨便落坐。毛澤東立在屋中,掃視著他們,關切地問:“天這麼晚了,你們都還沒休息?”
張子清站起來說:“睡不著。大家都在為隊伍的前途擔心。”
伍中豪忙接上說:“毛委員,你快拿個主意罷。”
毛澤東望著他們有一股說不出的情感:“我和你們一樣,也是睡不下,也在想這支隊伍的前途。既然大家想到了一塊,那就各抒己見。”
大家反而銜口不語。
毛澤東見大家不好意思說,開口道:“那我就來個‘拋磚引玉’。”說到此毛澤東扳著指頭,講出了他心中早已醞釀成熟的方案。
“一是整頓改編,把師的建制縮編為團的建制;二是連有支部,營、團有黨委,連以上設黨代表;三是成立士兵委員會……”毛澤東送走他們,已經是凌晨3點了。
茅屋的燈光通宵未滅,直到迎來又一個黎明。
早飯後,全體人員在楓樹坪集合。楓樹坪上生長著幾棵高大的楓樹,棵棵枝繁葉茂,顯得十分蒼勁。士兵整齊的列隊聆聽毛澤東的講話。
毛澤東規定了官長不準打罵士兵,官兵一律平等。士兵參與部隊的管理,協助官長做好政治工作和宣傳群眾的工作。
尤其強調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
士兵聽後心中豁然開朗,博得了陣陣掌聲。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灣改編”。成立了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下設一營、三營和特務連、軍官隊、衛生隊、輜重隊。陳浩為團長,徐庶為副團長、韓莊劍為參謀長,黃子吉為一營營長,宛希先為黨代表,張子清為三營營長,何挺穎為黨代表。
部隊經過三灣改編,士氣大振,心頭上的陰雲也在漸漸消散。經過簡短地休整,毛澤東又帶領隊伍邁著整齊的步伐
從三灣的楓樹坪出發了
毛澤東望著隊伍走出三灣的楓樹坪,看著一張張笑臉,多日來的壓抑和擔心,也在慢慢冰消雪溶。
身後一聲“報告”,打斷了毛澤東的思路。他回身見是請求離隊的劉滿崽立在了他的身邊。他從上到下打量他。
劉滿崽一副狼狽相。帽子跑丟了,渾身上下的衣服被掛得東一道,西一道,腳上的草鞋也丟了一隻,另一隻也是破爛不堪。
毛澤東和藹而關切地問他。“劉滿崽,你怎麼又回來了?”
劉滿崽有苦難言地說:“狗日的白匪”他說著竟蹲下哭了起來。
這時圍上來了一些人。張子清看見也從隊伍中走出來。
毛澤東安慰他:“不要哭嘛,‘男兒有淚不輕彈’。說說情況。”
劉滿崽止住哭聲,站起身,說道:“狗日的白匪,將我抓去,把發給我的五塊大洋搜去不說,還動手打我。你看。”說著他捋開袖子讓人看,只見他的身上和胳臂上傷痕累累。
“他們拉我當壯丁,我偷偷跑了出來。家裡也被白匪佔了,回去還不是去當炮灰。當炮灰還不如當革命軍。所以我又回來了。”劉滿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小聲地說:“不知你們還要我不?”
在場的人都笑了。
張子清也笑了。
毛澤東高興地告訴他:“你來了,我們歡迎。在這個人吃人的社會里,革命才是唯一的出路。”
“劉滿崽”張子清大叫一聲。
劉滿崽兩腿一併:“到!”
張子清:“你這個兵我收了!”
劉滿崽:“是!”
張子清把劉滿崽帶走了。
毛澤東望著他倆人的身影。
“報告!”
毛澤東回身見何長工奉命趕來,熱情地說:“這次讓你回長沙,向湖南省委彙報工作,有困難嗎?”
“有困難我能克服!”
何長工堅決地說。
毛澤東又叮囑他:“路上要小心。聽說朱德和陳毅帶領著南昌起義的部隊,由贛南到了湘南,也請你去聯繫。”
“請毛委員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務!”
何長工向毛澤東行個軍禮,大步離去。
毛澤東望著他遠去的身影在視野中消失。
3.古城決策
寧岡古城,坐落在群山環抱之中,密林翠竹掩映;永(新)寧(岡)公路從中穿過,將小鎮一分為二。
毛澤東帶領著剛進行過改編的隊伍來到了古城鎮外,停步仰望四面青山。最後將目光停留在南面連綿起伏的高山上,久久不肯離去。有許,他收回戀戀不捨的目光,對左右的陳浩、張子清、何挺穎、宛希先、徐庶、韓莊劍說:“古城這個名子好。三國時有個‘群英會’,我們也要在這裡開個‘群英會’,總結暴動以來的經驗教訓,確立今後的發展方向。隊伍經過多日的行軍,也需要休整、補充。”
打前站的羅榮桓從鎮中匆匆走來,向毛澤東報告:“打前站的同志已把文昌宮收拾好,請毛委員進鎮。”羅榮桓今年25歲,中等身材,鼻樑上架著一副眼鏡。1902年11月26日出生在湖南衡山東部的魚形鎮寒水鄉的南灣村。父親早年是一名不見經傳的私塾教師,後棄文經商,在南灣開了個雜貨鋪兼賣中藥,漸漸富了起來。買田置地,當了羅氏的族長和鄉里的團總。羅榮桓姊妹八人,他排行老六。1910年,羅榮桓年僅8歲,他的父親被人誣告,牽扯到了搞維新變法的譚嗣同的案子上,花了1000多大洋也未打贏官司,要不是慈禧太后歸天,怕是連命都保不住了。
1923年夏天,羅榮桓在長沙讀完中學,收到北京的一位同學的來信,信上說幾位北京師範畢業的學生,幫助湖南考生辦了一個補習學校。羅榮桓的父親因那一場官司,家境也逐漸衰落,拿不出供他上學的經費。他只好咬著牙上了北京。
翌年的6月,補習結束,考上了青島大學預科。1925年5月26日,軍閥張宗昌在日本人的授意下槍殺罷工的工人,爆發了青島慘案。接著上海又爆發了“五卅慘案”,學校組織了“學生會”,羅榮桓被推舉為學生負責人。不久張宗昌出動大批軍隊大肆鎮壓學生運動,一些人被捕,羅榮桓也因此躲到了鄉下。當局勢稍微好轉才回到學校,這時的學校死氣沉沉。
羅榮桓想到美國留學,因家中拿不出路費,也只好作罷。羅榮桓學的是建築,原本想以實業救國,然而社會現狀和國情達不到他的目的。他彷徨了好久,決定到廣州報考中山大學。
1926年7月,因德語不及格,未能被錄取,11月回到家鄉從事農民運動。第二年4月到了武漢,進入武昌中山大學,在此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蔣介石、汪精衛叛變革命,武漢也處在血腥風雨的飄搖之中。羅榮桓根據黨組織的指示,到湖北通城從事農民運動。不久傳達了中央“八七”緊急會議精神,成立了通城、崇陽農民自衛軍總指揮部,羅榮桓任支隊黨代表。後來聽說毛澤東在湖南搞秋收暴動,這支農民武裝就向湘東轉移。當時隊伍中沒有管帳先生,羅榮桓兼管財務。
三灣改編,他為特務連黨代表,曾士峨為連長,張宗遜為副連長。
“好。我們走。”毛澤東很是高興,說著就帶頭向前走去。
這是他多日來少有的好情緒。
當毛澤東剛進入古城時,在古城南的山林中,有一雙機警的眼睛,死死地盯住山下的古城。從這裡可以清晰地看到陸續開進鎮中的隊伍。
樹枝一晃,那雙眼睛不見了。
毛澤東和團部住進一所學校。這所學校既叫奎峰書院,又叫文昌宮。它坐落在永寧公路右側。毛澤東剛一安頓好,就撲打著身上的塵土走出房門。在門口遇上正要進來的張子清。
“張營長,部隊都安排好了嗎?”
“部隊都已安排好。我來看看毛委員。聽老百姓說,這裡的山上有兩股土匪。”
毛澤東聽後一怔,“噢”了一聲,心中十分佩服張子清的細緻工作作風。
“據說山上的叫王佐,山下的叫袁文才。他們都有百十人。
是不是先把他們解決了再說?”
毛澤東暗暗驚奇,剛到他就把這裡的情況摸得一清二楚。
毛澤東心中說他是一個很有心計的人才。毛澤東聽了他的建議,思索著沒言語。
張子清見毛澤東沒有表示,又試探性地說:“我們要在這裡立足,就得先拔掉這兩個釘子。”
“要很好地調查一下,摸清他們的來歷,再作決定。”
“是。”張子清回身就走。
“等等,我們一起去。”
毛澤東和張子清一起走出文昌宮的時候,山上那個窺探的人也急匆匆到了礱市。
礱市又叫寧岡,是偽縣政府所在地。在一個不大的飯館裡,袁文才和幾個頭頭正在樓上的雅間用餐。袁文才個頭適中,長長的臉,是個小知識分子出身。年方29歲。
樓下飯館的廳內已是客滿,較為熱鬧。
一個挎著盒子槍的年輕人,滿頭是汗的進來,穿過餐廳上到樓上,推開房門進去。他叫袁順,是袁文才的本家,就是剛才在山上窺探之人。
“團長,古城來了一批隊伍。”
袁文才機警地望著進來的袁順:“來的是什麼人?”
“不像白軍。”
有人拔出傢伙就要動武。說:“大哥,吃掉他們!”
袁文才凝眉不語。他想不是白軍,那又是什麼軍?這些年他的“馬刀隊”發展到今天實屬不易,因為是在夾縫中生存起來的,所以他事事、處處小心。如今這年頭,有槍就是王,有槍就有地盤,有槍就能吃香的喝辣的。他時刻都在防備著被人吃掉,就連睡覺也得用半邊耳朵聽著,半邊眼睛睜著。多年來他同官軍和民團血戰過無數次,有得有失。對方來的多了,他就帶領人馬往山裡一鑽,打圈圈,和敵人捉迷藏。眼下有了這麼一塊地盤,那也是用許多弟兄們的血肉之軀換來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因此,他要弄清楚山下來的不速之客。
“官軍都奈何不了我們,難道還怕他們不成!”
袁文才沒有理會他,按著自己的思路問:“來了多少人?”
“大概有八九百人。”
剛才說打的那個人,不由倒吸一口冷氣。“乖乖,這麼多人。”
八九百人,不像官軍,那是其他拉桿子的隊伍?方圓幾百裡沒有聽說過有大股隊伍呀?不管怎樣,先弄清他們的來歷再說。袁文才打定主意後,對袁順吩咐道:“古城不是有你一個親戚?你去了解一下。弄清他們的來歷,領頭的是誰。”
袁順得令而去。
袁文才的腦子裡一直在想著古城的這股隊伍,酒興一下子銳減。同桌的部下見大當家的有心事,都坐著一聲不語。
“當家的,菜都涼了”有人提醒他。
袁文才收回紛亂的思緒,端起酒杯,說:“來、來,喝。”
眾人起身碰杯。
在古城,也正是開飯時間,一個炊事員端著一碗紅米飯和一碗辣子炒苦瓜,進到毛澤東的房間。人不在,他把飯菜放在一張桌子上自言自語地說:“人到哪裡去了呢?”
此時,毛澤東和張子清搞調查去了。他倆人走出一家農舍,同送客的老爹告別。
街道上因是中午吃飯時間,無一行人,毛澤東同張子清無聲地穿街而過。
倆人來到文昌宮前,張子清同毛澤東分手。他見毛澤東進了學校門,才離開這裡,反身回走。
張子清走著走著想小解,四處看看,認為無處可解,乾脆向著鎮外走去。出了鎮就是樹林和竹林,他下了路正要進入一片樹林,看見前面有一條小道,就走過去。他剛走進去,一眼看見樹叢中的小道上有三個熟悉的身影。他毫不介意,解完小手後,還見他們在那裡,隨手撿起一塊小石頭,想丟過去和他們開個小小的玩笑。揚到半空中的手突然停住了。他產生了疑問,俗話說得好“好事不揹人,揹人沒好事”。張子清猶豫一下,好奇心和疑慮驅使著他悄悄進入林子裡面。
不大一會,林中小道上走出了陳浩、徐庶和韓莊劍三人。
三人左右瞧瞧,見沒有人,就放心大膽的大搖大擺地進了鎮子。
不久,張子清也出了林子,見他們三人已經走去好遠,獨自立在那裡,一直望著他們的背影發思……
張子清想著剛一邁進院子,同正要出來的黨代表何挺穎險些撞個滿懷。
何挺穎人長得很帥氣。他是陝西南鄭人,年僅22歲。1925年他考入上海大同大學數學系。在學校期間他參加了學生運動,支持工人罷工。上海發生了慘殺顧正紅的事件,一下打破了他的“科學救國”之夢。他曾在詩中寫到:“對數表裡查不出救國良方,計算尺上不能驅逐橫行的虎狼……”他立志當一個拿槍衝鋒的戰士,到戰場上殺敵報國。這一年的秋冬之交,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後來,根據黨組織的派遣,他到工人夜校擔任宣傳員,結識不少人。不久,發生了北伐戰爭,黨組織又派他到軍事訓練班學習。訓練結束後分配到李品仙部的一個團擔任指導員。蔣介石叛變革命後,根據組織上的需要,他又到了第二方面軍警衛團,結識了共產黨員盧德銘、張子清、何長工、宛希先、伍中豪等人。
何挺穎十分喜歡他這個老搭檔,既埋怨又關心地說:“老夥計,飯都涼了。你跑到哪裡去打牙祭囉?”
張子清沒有理會他,一把將他拉到屋裡。
何挺穎不知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一邊掙扎著,一邊說:
“你放手。”何挺穎掙開他的手,指著桌子上放著的一碗涼米飯和一塊發黑的鹹菜頭說:“你今天是怎麼了?快吃吧,剛才通知,毛委員要開前委擴大會議,總結經驗教訓,研究今後的發展方向。”
張子清還是沒有理會他,回身把房門關好。
何挺穎疑惑地瞧著他。
張子清神秘地說:“我發現了一個秘密。”
“什麼秘密?”
張子清湊過去,對他俯耳。
何挺穎聽後思索著說:“他們一個是團長,一個是副團長,一個是參謀長……能做什麼呢?這事先不要聲張,要多注意毛委員的安全。”
張子清點點頭:“一定要保證毛委員的安全。”
何挺穎說:“快吃吧。”張子清取下身上揹著的槍,隨手丟到桌子上,往凳子上一坐,先咬了一口鹹菜,端起米飯就吃。
文昌宮裡的一間校舍中,沒有桌子,凳子有高有矮。陳浩、徐庶、韓莊劍、張子清、何挺穎、黃子吉、宛希先、伍中豪、羅榮桓、曾士峨、徐彥剛等二十多人,隨便落座。
毛澤東坐在一個高凳子上。他掃視眾人後,說:“我們在古城開個‘群英會’,總結經驗教訓,研究發展方向;集思廣益……”
這就是歷史上的古城會議。毛澤東主持會議,開了三天,主要總結了秋收起義的經驗教訓,同時確定了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意向。同時也在部隊中貫徹了三灣改編的精神。
就在這天的初夜時分,急壞了一個人。他就是袁文才。
上弦月掛在西邊天空。礱市城外的岔路口處,袁文才帶人在此等候。前面出現一個黑影,袁文才等人警惕地拔出傢伙。問了一聲:“誰?”來人聽出聲音,說:“團長,是我。”
黑影來到他們面前,原來是他的偵察員袁順。
袁文才迫不及待地問:“瞭解清楚了嗎?”
“弄清楚了。他們是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領頭的是個什麼委員,叫毛澤東……”
袁文才身後的文書,叫陳慕平。他告訴袁文才:“毛澤東是共產黨中央委員,在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我聽過他的報告。”
袁文才一怔:“是共產黨的隊伍?”
有人問:“我們怎麼辦?”
袁文才想了想說:“先弄清了再說。為防意外,連夜撤出寧岡,到茅坪一線防守。”
文昌宮的校舍裡,前委擴大會議繼續進行。毛澤東提出了一個現實問題:“我們要在這裡建立革命根據地,首要的是如何解決山上山下的兩股土匪。山上的是王佐,山下的是袁文才。這兩股土匪各有百十人,山上山下遙相呼應,以‘吊羊(綁票)’為生。”
陳浩提議:“人數不多,吃掉他們。”
黃子吉第一個響應:“對!吃掉他們。”
毛澤東又補充說:“這兩股土匪很少危害群眾,在當地有一定的影響,是武力解決好,還是收編好,大家可以仔細地斟酌一下。”毛澤東很注意民主,他很想聽聽大家的想法和意見。
徐庶說:“憑我們的實力,吃掉他們不成問題……”
第二天,在茅坪的寧岡保安團團部裡,袁文才在一間較為講究的房間裡擺下一桌酒席。他今天好像換了一個人,顯得很有精神。他看看天,時間已到了正中午,還不見要請的人到,心中不免焦急。他對著門外高叫一聲:“陳慕平。”
“來了。”隨著聲音陳慕平進到房裡。
袁文才對站在門裡的陳慕平吩咐道:“去,看看請的人來沒有。”陳慕平正欲出去,門外傳來“來了、來了”。
袁文才喜形於色,忙出門迎接。
來人正是寧岡縣委負責人龍超清,他同袁順一同進了院。
袁文才把他請進屋內讓到桌旁。龍超清22歲,本地人。1925年參加中國共產黨,北伐戰爭時受黨組織的派遣,以國民黨特派員的身份回鄉領導群眾開展革命鬥爭。以後建立了寧岡黨支部,他任書記。前不久他根據黨的指示招降了綠林好漢袁文才,成立了寧岡縣政府保安團,袁文才任團長。這年1月,他改任寧岡縣委書記。
龍超清開玩笑地說:“袁團長為何如此破費?”
袁文才輕鬆地說:“沒什麼,沒什麼。文書,你也坐下陪龍書記。”
陳慕平順從地坐下。
袁文才對袁順俯耳幾句,袁順走出並隨手關閉房門。
龍超清不覺一笑:“袁團長為何如此神秘?”
袁文才平靜地笑笑,挨著龍超清坐下,端起了酒杯。“來……”
屋外的袁順忠於職守地立在院中。大概是腿站酸了,在院中來回走動。
屋內的龍超清放下手中的杯子:“袁團長,該露底了吧?”
袁文才神秘地瞧著他:“古城來了一支隊伍……”龍超清心中一動:“什麼隊伍?”
袁文才狡黠地笑笑:“請你來就是為了這支隊伍的事。你看……”
龍超清喜出望外,這正是求之不得的事。當天他就出發了。
文昌宮的初夜,涼風颼颼,同時又顯得沉靜。
開了一天多的會議,毛澤東有些疲倦,正在院中抽著煙徘徊。
張子清大步進來,到了毛澤東身邊,小聲告訴他:
“毛委員,袁文才派人來了。”
毛澤東一陣驚喜:“噢。來了幾個人?”
張子清:“來了兩個,一個是寧岡縣委書記,叫龍超清;一個是陳慕平,是他的文書。此人曾在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受過訓。”
“他們在哪裡?”
“就在大門外。”
“請他們進來。”
“是。”張子清轉身離去,不一會把人帶進來。
毛澤東熱情的把他倆人讓進屋內。落座後,張子清給他倆人端上水,放到他們面前的凳子上,轉身退了出去。毛澤東急於要了解情況,開門見山地說:“我們是共產黨領導的秋收暴動的部隊,要在這裡建立革命根據地。請你們先談談這裡的情況。”
龍超清開始彙報情況……袁文才今年29歲。是1898年10月出生,在當地也算得上是一個知識分子,上過兩年中學,因父親病故只好輟學回家。由於受不了地主老財的欺壓,一氣之下就上了山,加入了綠林當了師爺,和頭子胡亞春結為生死之交,後來升任為參謀長。由於他們晝伏夜出,專找地主和作惡大戶作對,在當地很有影響,地主豪紳都害怕他。
山上的王佐同袁文才是同歲,不過王佐比袁文才大半歲。
王佐給地主放過羊,燒過炭,學過裁縫。後來投在了朱聾子手下,由於他比較精明,就當了朱聾子的“水客(探子)”。不久他同朱聾子鬧了矛盾,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購買了一支廣西逃兵的九響槍,秘密串聯李開昌和胞兄王雲龍,就另起爐灶單幹,自稱營長,打出了“劫富濟貧,除暴安良”的口號。
這樣一來,當地的老百姓都投靠了他。王佐勢力的發展,引起了民團和白軍的注意。有一次,三縣聯防團團總尹道一,收買了他手下的李齋腦,利用他在小井辦民團的機會想趁機殺害他。
那天,夜色濃濃,王佐早已躺在帳內休息。這時,小井村外,許多聯防團隊員,悄聲無息地包圍了上來。個個荷槍實彈,謹小慎微的彎著腰進入村內。一個作內線的人對幾個聯防團隊員悄聲幾句,把手一揮,慢慢靠近了王佐的臨時住處。
矇在鼓裡的王佐,還在屋內的床上躺著。這一天也不知怎麼了,輾轉反側的毫無睡意。他心情煩躁地翻了個身,睜開朦朧的雙眼,黑暗中看看帳頂,又閉上眼睛瞌睡。突然,他好象聽到了異常,動作利索的一躍身下了床,隨手掂起枕下的槍,疾步到了窗前。他隔窗一看,著實嚇了一跳。只見有幾個人正在翻越籬笆牆。
他愣怔了幾秒鐘,突然想出一計。匆忙到了床前,抱起一團衣物,悄悄開啟窗戶,隔窗將衣物拋出。
進到院中的聯防團隊員,正小心翼翼地靠近房屋,突然從屋內飛出一團黑物,誤認為是王佐破窗而出,慌亂中躲藏著開槍。
房後的人聽到房前的槍聲,以為王佐衝了出來,毫不遲疑地跑過去。
打了一陣槍,不見地上的黑物有動靜,以為把王佐打死,大著膽子靠上前去。一個聯防團隊員用槍刺一撥,原來是一團衣物,知道上當,警惕地靠近房。
不見屋內有動靜,喊道:“王裁縫,快投降吧!”
屋內仍無動靜。
有人上前,一腳跺開房門,幾個人對著屋內就是一陣排槍。
屋內還是沒有動靜,他們硬著頭皮衝進屋。這時有人划著火,點亮了油燈,只見屋內空無一人,後窗洞開,知道上當。
“王裁縫跑了。”
眾人湧出房門。
房後是一片竹林,王佐正喪魂落魄地落荒而遁。
後半夜,王佐逃到茅坪。茅坪還在黑暗中昏睡,幾聲狗叫,打破了茅坪的沉寂。
王佐拍打攀龍書院的大門,開門的是袁順,他見王佐喪魂落魄地立在門旁大驚。
“當家的,如何這般模樣?”
王佐驚慌的一頭進門,一頭說:“進去再說。”
袁文才睡眼朦朧地走出臥室,見是如此狼狽的王佐,不覺大驚失色。
王佐的衣服多處被樹枝掛破,臉上也有明顯的劃痕。
袁文才驚問:“出了什麼事情?”
“唉!”
王佐氣怒的一拳砸在桌子上,悔恨地說:“都怪我輕信小人,被尹道一那個老小子抄了後路。”
文昌宮中,毛澤東還在聽龍超清的繼續講述。
“王佐下山逃到袁文才處。倆人以前雖未正式打過交道,可也是慕名已久。倆人志同道合,加上又都是客籍人,就飲血盟誓拜了把子。1925年初,寧岡偽縣長沈清原多次派人進剿,都大敗而回。後來他想招撫袁文才,苦於找不到合適的人選。這時,正好黨組織指示發展革命的武裝力量,要我們做袁文才的工作。根據黨的指示,就將計就計,由我出面上山當說客……”那是1925年4月的一天。半崗山山寨,坐落在高山之中,戒備森嚴,三步一哨,五步一崗。龍超清被人蒙上眼睛,帶進了山寨。
在一個石頭砌成的大院內,龍超清被帶進來,早已擺好架勢的袁文才命人給他去掉眼罩。
龍超清打量著全副武裝列隊的人員,看到他們個個如臨大敵,嘴角不由露出一絲輕蔑的微笑;再看看袁文才,端坐太師椅上,真像一個土匪頭子。他立在袁文才面前,猶如泰山上的青松,一副凜然不可侵犯的樣子。
袁文才威嚴地盯住他,一言不發。這是一種無言的精神戰。
時間在一秒一秒地逝去。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袁文才突然一聲大喊:“說!沈清源給了你什麼好處,讓你來當說客?”
龍超清鄙夷的一笑:“我是為您的前途而來,用不著別人給我好處!”
這時進來了袁順,走到袁文才面前,小聲對他說:“沒有尾巴。”
袁文才馬上露出了笑容:“龍先生,不愧為虎膽英雄。請!”
龍超清隨袁文才進了屋內。
袁順解散了院內的武裝人員,他自己在院中值勤
4月的江西,雖是山中,站在太陽底下的袁順,一會頭上冒出了汗水。
一個時辰後,龍超清和袁文才一前一後出房門,來到院中。
袁文才機警而不失坦蕩,狡詐而不失篤厚地說:“龍先生回去請轉告沈縣長,袁某定準時下山,同他會晤。”
不久,袁文才帶人到了偽縣政府所在地——新城。
這是一處較為講究的院子,樹木青翠,花草飄香。若大個池塘,荷葉出水,黛綠一片,魚兒嬉遊。池塘旁邊的六角涼亭上,偽縣長沈清源和他年輕、美貌的夫人早已等候。亭中的桌子上擺好了酒宴。夫婦二人欣賞著池塘中游動的魚兒。
龍超清和袁文才及十多個全副武裝的隨從人員來到涼亭。
雙方略一寒暄便分賓主落座。袁文才帶來的人佇立左右。
沈清源看看這些凶神惡煞般的隨從,嘿嘿一笑:“袁先生,我這裡不是‘鴻門宴’,弟兄們是不是……”袁文才把這個院打量了一番,放心地對袁順擺擺手。
袁順會意,把隨從撤走,他自己則立在他們遠一點的地方,以防意外。
沈清源客氣地端起酒杯。
袁文才見狀,馬上制止道:“沈縣長,我袁某明人不做暗事,咱得把話挑明。我收編不受調,下山不交槍,隊伍自立,行動自由。”袁文才說完死死地盯住他。
沈清源有些措手不及,嘿嘿笑笑,愣了幾秒鐘。“好說、好說。來……”
“慢!”
袁文才站起身,把挎著的槍向後一拉,說:“我還有一個請求。”
沈清源求救地看看一邊的龍超清。他見龍超清無動於衷,陪著笑說:“請講。”
“改編後,這裡駐紮的白軍,必須限期離境。”
“這個自然。老百姓也受夠了他們的騷擾之苦。唉,就連我這個堂堂的一縣之長,也常常受到他們的挾制。”
袁文才所擔心的兩個問題,就這麼順當地解決了,以一個勝利者的姿態端起了酒杯。一語雙關地說:“來,為了我們今後的利益,幹!”
毛澤東聽後又急切地問:“後來呢?”
龍超清接著告訴毛澤東,這支隊伍實際上是在黨的掌握之下。半年以後的一個晚上,我和袁文才帶領這支隊伍,打下了縣政府,繳了清鄉局的槍。沈清源也嚇跑了。我們根據黨的指示成立了寧岡縣行政委員會。我為委員會主席,袁文才為常務軍事委員。經過一段的考察,去年11月由我介紹,袁文才加入了黨組織。王佐受袁文才的影響,經過隨川縣農民協會代表王文靜做工作,也於今年初,將自己的隊伍改編為隨川縣農民自衛軍。王佐任團長。今年7月26日,袁文才和王佐的兩支隊伍在永新縣南門會合,攻進縣城,衝進了監獄,放出了被關押的群眾和賀敏學。
打下永新後,遵照黨的指示成立了永新革命委員會。賀敏學任革命委員會主席,王佐任副主席。為了便於進一步武裝鬥爭,成立了贛西農民自衛軍,袁文才和王佐分別任正副總指揮。國民黨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十分驚慌,從吉安調來了一個正規團。
賀敏學、賀子珍、袁文才和王佐商談如何退敵。賀子珍是賀敏學的妹妹,今年18歲,是中共吉安特委委員兼特委婦委組織部長。她身材均稱,長著一雙嫵媚的大眼。人長得清秀美麗,端莊大方,既有大家閨秀之氣,又有小家碧玉之靈。
賀子珍暗自思謀著看看哥哥賀敏學和沉著的袁文才,提出敵人來勢兇猛,我們不能硬拼,引他們上山,讓他們吃苦去。
袁文才一陣欣喜。“還是咱們的女秀才。不硬拼,給他個軟磨——打圈子。”
白軍在山上轉悠一個多月,吃盡了苦頭,死傷也很大,最後只好退走。如今王佐住山上,袁文才住山下,成為犄角之勢。
毛澤東聽龍超清講完,沒有馬上表態,只是摸出紙菸點燃,慢悠悠地抽了一大口,說:“天色已晚,你們兩位先住下,有些事情明天再談,你們看如何呀?”
“一切聽毛委員的。”龍超清說著和陳慕平站起身。
張子清把他倆人引走,毛澤東送到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