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血沃紅土(四)

井岡風雲錄--第三部血沃紅土(四)

第三部血沃紅土(四)

8.千里轉戰

蔣介石沒有因為上海的“一二八事件”而忘了贛閩的紅軍。他緊急召見了軍政部部長何應欽。何應欽立在蔣介石背後。此時的蔣介石正面對窗戶,看著院外的鳥語花香,頭也沒回地說:“聽說,‘赤匪’在閩西搞的紅紅火火,有這事?”

何應欽如實告訴他:“‘赤匪’在閩西,已經發展到了沿海一帶。”

蔣介石:“共產黨貫用的伎倆,就是善搞欺人的宣傳。”他止住了話,望著窗外不語。

何應欽一直這樣地站著,也不敢多言。

過了一會,蔣介石轉過身說:“敬之,我這次召你來,還想和你商量一件事情。”

何應欽:“校長儘管吩咐,學生理當效命。”

“嗯……”蔣介石走到一邊的沙發上坐下,說:“我們同日本簽定了休戰協議,共產黨那個臨時中央政府,反對我黨的主張還發表了向全國的通電。朱、毛盤居在閩西、贛南、粵東,我寢食不安吶。目前,還抽不出更多的兵力去消滅他們,

我想好了,準備撤銷駐‘贛綏靖’公署,改設贛粵閩邊區‘剿匪’總司令部,你意如何?”

何應欽:“全憑校長裁決。”

蔣介石從沙發上站起來:“我決定任命你為‘剿匪’總司令,陳濟棠為副總司令。你告訴陳副司令官,讓他馬上到南京來,我有事和他面談。”

陳濟棠雖然曾多次表示,不願當蔣介石的替罪羔羊,可他最終還是按著蔣介石的命令去做了。回廣州後召開了軍事長官會議。一條橢園形的會議桌前,陳濟棠與第一軍軍長餘漢謀等坐在軍用掛圖下,其餘分坐兩邊。到會的有:一師師長李振球,二師師長葉啟肇,獨立三師師長李漢魂,四師師長張枚新,五師師長張達和獨立二旅的旅長。陳濟棠告訴他們,委座在南京召見了他和何應欽長官。委座要我們捐棄前嫌,忘掉不痛快的一幕;接著他宣佈了這一次行動的命令。

餘漢謀率所部十九個團的兵力,部署在贛粵邊界的南雄、贛州、南康、大餘和信豐地區。

中共臨時中央6月5日發佈軍事訓令:“要求一、五軍團主力應先與河西三軍相呼應,解決入贛粵敵,在可能條件下佔領梅齡關,再沿江北上,佔領贛州、吉安、樟樹,以爭取南昌為目的”

6月17日,蘇區中央局在周恩來的主持下,於福建的長汀召開了蘇區中央局會議,傳達貫徹臨時中央的指示,同時討論了取消東西路軍的番號,決定仍恢復紅一方面軍的建制。

在編制設置和人員安排上,與會人員又出現了分歧。恢復建制就意味著恢復毛澤東的總政治委員的職務。可是,毛澤東又受到了上海臨時中央的批判,不要說臨時中央不會同意,就是在座的一些人也不會同意。周恩來決定採取迴避政策,恢復建制,不設總政委一職。但是,有人提出要周恩來兼任紅一方面軍的總政委。周恩來也曾考慮過這個問題,那樣將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中國人誰都知道江西有一個“朱、毛”紅軍,就是在國外,也是很有名氣。周恩來婉言否定了其他人的提議。毛澤東仍隨軍行動。

毛澤東、林彪、聶榮臻、董振堂、肖勁光接到一、五軍團千里回師的命令,在6月中旬,主力開始行動。

當紅四軍到達武寧縣北大禾時,王良軍長、羅瑞卿政委突然聽到前方傳來的槍聲,接著騎兵通信員飛馬奔來,說是前方發現民團襲擊,阻止我軍前進。王良、羅瑞卿帶領人員快步趕往前面出事地點。

起伏的山巒,並不算高大,卻是林密,戰士正利用有利的地形組織還擊。王良、羅瑞卿趕到爬上一座山頭,觀察前方的敵情。

正在阻擊紅軍的民團,突然看見前方一側的山頭上有人,立時朝著山頭猛烈地射擊一陣。正在觀察地形的王良,突然頭部中彈,他一手捂住,鮮血從指縫中一直流到胸前。羅瑞卿看見忙將其抱住。王良倒在羅瑞卿懷裡,另一隻手從懷中掏出第一次反圍剿時活捉張輝瓚後,毛澤東獎勵他的懷錶:

“羅政委,這是毛主席獎勵我的張輝瓚用過的表,我交給你……”他沒說完就犧牲了。

羅瑞卿悲痛地呼喚:“軍長,軍長!”

戰士們痛心疾首地把王良軍長抬下山崗。

羅瑞卿百感交集地拿著王良交給他的懷錶,止不住的淚

水流下來滴在懷錶上

6月底紅一、五軍團到達信豐,粵軍以6個團的兵力由南康到大餘地區集中,企圖乘紅一、五、三軍團未會合之際,在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和湘軍的配合下,採取各個擊破的戰術,妄圖把紅軍一舉殲滅在贛江兩岸。這時,彭德懷率領三軍團主力到達大餘東北的池江,於7月2日擊潰敵人四個團;3日的上午,林彪和聶榮臻率領紅一軍團進攻梅齡關,將一個團的守敵擊潰,佔領了梅齡關隘口。從4日開始,彭德懷率領三軍團主力,連續四天攻擊大餘縣城。因守敵憑險據守,多次進攻均未奏效,在有很大傷亡的情況下,撤出戰鬥。

蔣介石的得意門生十八軍軍長陳誠率領所屬的十四師和五十二師,從上猶匆匆向大餘集中。陳誠和譚祥元旦舉行婚禮後,在上海度過蜜月,就匆匆告別新婚的妻子,回到了十八軍軍部。粵軍的獨立三師、五師接到陳濟棠的急電,馬不停蹄的由韶關日夜兼程趕赴南雄,四師也在張枚新的率領下,由信豐向南雄快速靠攏。敵人的企圖很明顯,妄想南北夾擊紅軍。7月7日,三師和五師到達南雄,四師進到烏逕。敵人的行動為一方面軍領導所掌握,決定集中三個軍團,同時殲滅南雄和烏逕之敵。根據方面軍領導的作戰意圖,一軍團和十二軍在中站和中坑負責解決南雄之敵;三軍團一部在梅齡關、仙人嶺,擔負牽制大餘之敵,主力進到中站的東北高地待命;五軍團和獨立三、六師擔負消滅烏逕之敵。

翌日凌晨,五軍團從羅田、赤石直插烏逕,其先頭部隊到達黃坑時,前去偵察的人員回來報告,敵人已由烏逕沿湞水南岸去了水口。董振堂當即命令五軍團改變方向,到水口截擊敵人。

在一方面軍司令部,有線電話和無線電台都在忙碌著,值班人員大聲呼叫著同前方聯繫。人員進出十分頻繁。毛澤東、朱德正在聽取葉劍英總參謀長關於水口戰役的情況。葉劍英告訴他南雄縣水口,敵人又增援六個團的兵力,這樣水口達到了十個團的兵力,五軍團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獨立三師、六師趕到水口增援,同敵人進行肉搏,才勉強穩住戰局……

原來,五軍團在下午3時左右,到達水口對岸的一個村莊,同敵人遭遇,迅速擊潰敵軍。敵人退守水口和附近的高地依山佈防。到了9日,南雄的敵軍獨立三師和五師沒有去正北的中站和中坑,而是改道去了水口。這一突然變化的情況沒有被我軍及時掌握,五軍團仍按原計劃實施攻擊,結果造成很大傷亡。正在五軍團十分被動的時候,獨立三師、六師在陳毅帶領下及時趕到,同敵人展開了肉搏,才算穩住戰局。

山中間的開闊地上,紅軍戰士的屍體同敵人的屍體交織在一起,橫七豎八地躺在那裡,有的抱敵而死,有的胸前還在流著鮮血;敵人的屍體上有的則插著紅軍的大刀,整個戰場上空被煙霧籠罩,被炮火打斷的樹樁還在冒著餘煙。整個戰場,慘不忍睹。顯然,戰鬥打得十分激烈、殘酷。

董振堂、趙博生在前沿陣地幫著戰士們修補工事。工事中,不少輕傷員們仍輕傷不下火線堅持在陣地上。陳毅也在獨立三師的陣地上,同戰士一起修補被敵人炮火摧垮的工事。

毛澤東聽了葉劍英的報告,深有感觸地說:“戰場上千變萬化呀,原先水口有四個團的兵力,後來敵人又增援六個團的兵力,這是沒有預料到的。這一點很關鍵,應該把我們的主力拉上去。”朱德同意把一、三軍團和十二軍拉上去,火速增援水口,力求全殲該敵。

林彪、羅榮桓、董振堂和羅炳輝、譚震林接到方面軍首長的命令,迅速率軍南下,到水口參加會戰。

各路兵馬到達水口後,重新調整了兵力。

這時,十八軍的陳誠,已率軍到達大餘東北的青龍和楊眉地區的山中,依山傍水支起了無數個帳篷,他要在此靜觀其變。

十四師師長周至柔來到軍司令部帳篷,見隨行人員懶洋洋的東躺西靠,顯得很安然,根本沒有打仗的氣氛,他不由皺皺眉,走過去輕輕碰了碰帳篷門口坐在箱子上打瞌睡的軍官。

那人看來是個機要參謀。他見是周師長,忙起身立正。

周至柔是浙江臨海人,原名叫周百福,1899年生,是蔣介石前妻毛福梅的姨甥。他20歲在浙江中學畢業後,考入河北保定軍官學校,學制三年,23歲畢業回到浙江老家,在浙軍第二師任少尉排長。1924年投奔任黃埔軍校校長的蔣介石,任黃埔軍校兵器教官。由於他和蔣介石有這一層關係,1926年7月參加北伐,歷任團長、師參謀長、副師長、師長。

除下他和蔣介石這一層關係外,還有他的精明強幹。1933年他奉蔣介石之命,到歐美考察航空和空軍事務,第二年回國出任中航校教育長。隨著時間的推移,十三年後,當上了空軍司令。1949年跟隨蔣介石去台灣,病逝於1986年的8月。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他身材瘦長,一挑帳篷門簾彎腰進到裡面,只見空無一人。他一閃身出來問還在立正站立的機要參謀:“陳司令官呢?”

參謀客氣地告訴他:“陳軍長到山上打獵去了。”

周至柔二話沒說立在帳篷前,望著前方的山坡。

突然,山坡上響起了槍聲,接著有人大聲喊道:“打中了,打中了。”

周至柔向著響槍的山坡走去。

山坡上的樹林中,陳誠的衛兵提著剛打死的兔子來到他們面前。陳誠身上冒著汗,沒戴軍帽,前胸衣服敞開,身邊跟著替他背槍的五十二師師長李明。倆人並肩沿著山坡往下走,邊走邊談。

周至柔來到山下。陳誠、李明也從樹林中鑽出來,周至柔迎上前去。

“陳司令官,你害得我找得好苦喲。李師長也在。”

陳誠反問道:“周師長,坐不住了?”

周至柔苦笑一下,沒有表示什麼。

陳誠:“看過《三國》嗎?”周至柔不解,一臉疑惑。李明師長在一旁高深莫測地笑笑。

陳誠又問:“知道‘草船借箭’嗎?”

周至柔不知陳誠是何意,機械地點點頭。

李明幫他解開這個迷:“東吳利用諸葛亮借曹軍的箭,咱們呢,用陳濟棠、餘漢謀的人借‘共匪’的人頭。”

周至柔似乎明白了陳誠的用心何在。

陳誠陰險地說:“他陳濟棠不是依據自己手中有人有槍嗎?他不是敢同委座分庭抗爭嗎?那就讓他同‘共匪’打打交道,試試他的半斤八兩。”他一語道破了天機。

李明又進一步解釋道:“他們打贏了,咱們上去衝他一傢伙,也沾點光;他們要是打敗了,咱們也不能跟著吃虧。”

周至柔擔心地問:“要是何長官怪罪下來……”

李明滿臉不屑一顧地神色:“老兄,別說何長官,就是真的委員長怪罪下來,不是還有你嘛。再說你跟隨蔣委員長多年,怎麼連這都不懂,這不是委員長解決他所不信任的人的一種辦法嗎?”

周至柔“哦”了一聲,恍然大悟。

陳誠臉上盪漾著難以掩飾的神色:“走,邊吃兔子肉邊等餘漢謀的消息。”

此時,正是10日的下午。水口陣地上紅軍吹響了衝鋒號。

團政委楊成武首先躍出戰壕,高聲喊道:“同志們,衝啊!”

戰士們一個個躍出戰壕,向敵人衝去。滿山遍野的紅軍潮水般地湧上敵人陣地。負隅頑抗的敵軍,見紅軍如同山洪暴發般地衝過來,個個害怕地調頭就跑。這時,三軍團的先頭部隊七軍趕到戰場,敵人的十個團已被一、五軍團、十二軍和江西軍區的獨立三、六師擊潰,正倉惶向南雄退卻。

遠離戰場的陳誠,正在帳篷內同李明、周至柔悠閒地吃

著烤熟的野兔肉,無線電台已打開,從中可以聽到紅軍的“衝啊!殺啊!繳槍不殺!”

聲。

電台又傳出獨立三師師長李漢魂的呼救聲:“張師長,我部受到了共軍的包圍,請你向我靠攏。”第五師師長張達的聲音:“李師長,我也受到了共軍的包圍,希望你趕快突圍,向我靠攏,向我靠攏!”

陳誠停止吃兔肉,聽著電台中傳出的聲音,好像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

李明鄙夷地說:“他媽的,怎麼不經打,叫人家一衝就垮了呢?”

周至柔顯露出十分惋惜地說:“唉,完了。”

李明問陳誠:“司令官,我們下步怎麼辦?”

陳誠胸有成竹地說:“我們以靜制動,還要看看下一步的情況變化如何?在沒有摸清‘共匪’的真實情況之前,絕不能輕舉妄動。”

這一戰,雖然沒有達到全殲之目的,但也打擊了陳濟棠和餘漢謀入贛的囂張氣焰,起到了鞏固蘇區的效果。毛澤東、朱德、葉劍英剛從前線回來,在街道上和來往的擔架隊以及撤離戰場的紅軍隊伍擦肩而過。葉劍英遺憾地說:“南雄,水口戰役僅僅擊潰了粵軍十五個團的兵力,沒有達到全殲的目的。”

朱德帶著檢討的口氣說:“這次戰役,怪我們沒有及時掌握變化了的敵情、軍情,加上兵力過於分散,這次戰役,只能算作消耗戰。”

毛澤東雖有同感,但他考慮更多的是今後:“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部隊抓緊整休、籌款工作,準備打新的戰役。”

陳毅從戰場上下來,趕到信豐方面軍司令部來見毛澤東。

他們好長時間沒有見面了。他倆出了司令部,信步在桃江江邊,倆人邊走邊談。吳吉清同陳毅的警衛員遠遠地跟在後面。

他倆走著走著,突然面對桃江停下來。清澈的江水,託浮著來往的魚船。倆人找塊地方坐下來。毛澤東拿出煙遞給陳毅一支,自己點燃一支。

毛澤東以讚揚的口氣說:“你陳毅在後方,給前方組織了不少軍需物資,徵集了很多青年補充紅軍,發展壯大了地方武裝,有力地協同主力紅軍作戰,應該講,你陳毅是立了大功的。”

陳毅謙遜地說:“主席過獎了。”

“西漢劉邦之所以能在前方安心打仗,主要是有蕭何這個後勤部長。你陳毅是咱紅軍的後勤部長。”毛澤東把陳毅比成蕭何,可見毛澤東對他的信任和器重。接著又關切地問:“你一定吃了不少苦。”

“苦,是沒少吃。不過那都可以忍受。”陳毅講著有些激動了。

“最讓人受不了的是我們黨內有些同志……”

毛澤東寬懷大度地說:“那沒有什麼嘛。我以前曾講過,‘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我們不僅同蔣介石鬥,而且還要同黨內的一些錯誤思想鬥。這就是歷史嘛。中華民族的歷史,說穿了就是一部鬥爭史。”

“好,講得好。我陳毅明白了一個道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平江起義’、‘百色起義’、‘廣州起義’,還有建立井岡山、開闢贛南蘇區等等,都是鬥出來的囉。”

“對!沒有鬥爭,歷史就要完結,革命就不能發展。”毛澤東講著突然站了起來,把手一揮:“我們就是在這種鬥爭中求生存,求發展,求壯大囉。”

7月15日,中共蘇區中央局發表了告前線紅軍戰士書,要求“毫不疲倦地乘著這一偉大勝利的開展,繼續與敵人決戰,繼續殲滅敵人,迅速地奪取贛江流域中心城市,來實現江西首先勝利。”指示我紅一方面軍佯攻贛州,主力在上游強行渡河,到贛江西岸向北發展,進攻蔣軍的主力。

毛澤東一跨進總部,就平靜豁達地問:“老總,何事這麼急,派參謀長專門叫我?”朱德一臉愁容。“你看看。”

毛澤東接過一看。“哦,中共蘇區中央局根據臨時中央的指示,向紅軍戰士發出的‘告前線紅軍戰士書’,很好嘛。”

“你往下看,往下看囉。”朱德指指他手中的指示。

毛澤東沒有再言語,一直看下去。

朱德一直注視著他看完:“如何呀?”

“在上游實施強渡,要冒風險囉。挨我們一頓拳頭的餘漢謀軍,雖已退卻,可一直咬著牙盯著我們哩。陳誠部也一直虎視眈眈地盯著我們。這可是個狡猾的對手。多次接觸,都未受損。吃虧的事,他一點沒幹。”毛澤東講到此停頓了一下,問:“恩來同志不是馬上就到了嗎?”

“他已經從瑞金出發了。”朱德說。

毛澤東考慮後說:“恩來同志來了,再作具體打算。老總,你看如何呀?”

翌日,也就是7月21日,周恩來風塵僕僕地到了方面軍總部。葉劍英忙著為他讓座、倒水。警衛員端來了洗臉水。

“周書記您洗臉。”

“我說參謀長同志,以後不要叫我書記。叫我恩來,這不更親近嗎?”

葉劍英笑笑:“你不也……”

“哦。”周恩來醒悟,也笑了:“咱們都改口,不叫職務,如何?”

“好,恩來同志。”葉劍英糾正了一句。

周恩來洗過臉,問道:“怎麼不見二位老總?”

葉劍英回答:“他們到部隊檢查工作去了。已派人去通知,很快就會回來。”

“蘇區中央局的指示,你們都看過了?”周恩來坐下,喝了一口茶問葉劍英。

“看過了。”

周恩來望著他:“都有什麼意見?”

葉劍英也直接了當地說:“這個指示,有明顯的失誤之處。”

周恩來洗過臉,把毛巾放到一邊:“你把王稼祥同志找來,我們一起談談。”

葉劍英剛出去,毛澤東、朱德就進來了。

“恩來,一路辛苦。”毛澤東說著伸出了手。

朱德走過來說著:“辛苦。”便也伸出那雙大手,將他倆人的手握在中間,三雙巨手緊緊地握在一起,並且還有力地搖動了幾下。王稼祥從外進來直奔室內。

“周書記。”王稼祥已站在了門口。

“稼祥。”周恩來迎上前,握手後各自坐下。

朱德對周恩來講:“你來的正好。在贛州上游強渡,我認為贛州上游敵軍密集,無論在哪一點渡河出擊敵人,都有被斷後路的危險。”

周恩來靜靜地聽著,而後轉向毛澤東:“潤芝,你以為如何?”

毛澤東深思熟慮地說:“我軍應在贛江東岸向北推進,在萬安尋找戰機,待機渡過贛江,求殲蔣軍嫡系陳、羅部,以便下一步攻取吉安。”

“如此甚好。”周恩來站起來,說:“我到前線隨軍指揮,由任弼時同志暫時代理蘇區中央局書記。我們再詳細研究一下,擬個作戰方案,報給他們,以求支持。”

當夜,周恩來在住處同王稼祥單獨交換意見。王稼祥深有感受地說:“同毛澤東同志初次見面,是在龍岡,那時正準備第二次反‘圍剿’,他就給了我一個這樣的印象:他是同我在中國和俄國所遇見的領導人不相同的,是有其獨特的地方。

雖然,我當時還掌握不住這些獨特的地方。只覺得他所說的道理,既是那樣簡單明瞭,又是那樣的有力並據有說服力。毛澤東同志以政府主席身份仍‘隨軍行動,不便指揮’。”

“朱德同志,也有同感。”周恩來帶徵求意見地問:“我們是否恢復他的總政委一職?”

王稼祥不加思索地說:“理應恢復。毛澤東同志指揮打仗,有他的獨到之處,往往出其不意。這次不在上游強渡,紅軍主力向北推進,就足以說明他能洞穿全局,掌握全局。”

周恩來從前線發回瑞金葉坪一封急電,要求改變原作戰計劃。任弼時、項英、鄧發、顧作霖四人正在研究周恩來從前線發來的電報。

顧作霖先表態:“不在贛江上游強渡,在下游的萬安也可。

可以同意這個軍事作戰計劃,但不能恢復毛澤東的總政委一職。5月20日臨時中央來電指示,至今他也沒有承認自己的錯誤。”

項英:“我看,總政委一職應由周恩來同志兼任較為適宜。”

鄧發:“長汀會議上,就提出由他兼任,他本人提出了異議。”

顧作霖:“他本人不同意兼任就不兼任了,我們堅持由周恩來同志兼任總政委一職。”

任弼時最後表態:“那就向前線發報……”

周恩來收到了任弼時發來的電報,心情不快地立在門口處,一動不動地望著門外,暗想,如果由我兼任紅一方面軍總政委,將會弄得多頭指揮,而且使政府主席將無事可做。澤東同志以政府主席名義在前方,實在不便之至。為了整個戰局的順利發展,澤東的經驗與長處須儘量使他發展。前線作戰,有毛澤東負責,可能指揮適宜。想到此,他走到桌前,取出紙張鋪在面前。他思考了一下,提筆疾書。他要給任弼時寫封長信,再次陳述自己的意見。

任弼時、項英、鄧發、顧作霖面對周恩來以個人名義發來的信,都沉默著。顧作霖站起來,踱到了一邊。鄧發看看項英,項英無所表示。任弼時打破僵局地說:“考慮到周恩來同志是中共蘇區中央局書記,我是代書記,他如此三番兩次地從前線來電、來信恢復毛澤東同志總政委一職,如果我們硬頂著,將會出現難看的局面。我同意他們的意見。”

任弼時見他三人沒有表示反對:“如果不反對,就向前線發報,同意他們的意見。”

項英臉帶疑慮地說:“是否再放一放,看看情況如何?”

在沒有得到任弼時再次回信的情況下,方面軍領導考慮到敵情的變化,在7月27日,紅軍已從信豐和南雄的交界地區,向北轉移。陳誠得悉紅軍向北轉移,他也為捕捉戰機,馬

不停蹄地引軍沿贛江西岸北進

8月初,一方面軍到達興國和于都地區。陳誠也在贛江西岸到達遂川,幾乎是同紅軍齊頭並進。

在南昌的“贛粵閩邊區剿匪總司令部”裡,何應欽作了如下部署:十四師、五十二師在遂川及以東的南沙地區集結;二十八師在萬安集結;四十三師在泰和以南集結;十一師在吉安集結;九十師在吉水、永豐集結;二十七師在樂安、宜黃集結。國民黨二十六路軍在寧都起義以後,孫連仲雖然受到了蔣介石的嚴厲責罵,但還是給了他人槍,要他重新組建二十五師、二十七師。

何應欽曾惡狠狠地說:“共軍流竄到了于都、興國境,如果他們敢從萬安渡贛江,就將他們殲滅在萬安地區。”

不幾天,何應欽又要求陳誠再向北駐防。事關全局,他和陳誠直接通了話。他告訴陳誠,他已調任第二路軍司令官,統領十一師、十四師、九十師,在他的東面,就是共軍的主力,一旦共軍西渡贛江,要求他應抓住戰機,不惜一切代價將其全部殲滅。

一方面軍到達興國和于都後,得悉敵人沿贛江西岸密集佈防,如果再按原計劃渡江作戰,勢必造成被動挨打的不利局面,因此,在興國開了一個小型會議,統一思想,謀略下一步行動方案。

周恩來在會上也認為:“要改變原先的計劃。”

毛澤東非常贊同:“我們就是要敵變我變,原先萬安守敵一個師,現在我們的正面是四個師。東北的樂安、宜黃僅有敵二十七師,比較好打。”

朱德也認為這樣打好:“我軍向東北地區行動,即能調動敵人,使其兩頭首尾難顧。到那時,打下樂安、宜黃,又能西進渡贛江,或乘撫州空虛拿下撫州。”

周恩來轉向王稼祥:“稼祥同志,你意如何?”

王稼祥:“我同意‘敵變我變’的方針,向樂安、宜黃進軍。”

周恩來:“總長有什麼意見?”

葉劍英:“我同意。”

周恩來:“那就請總長擬出向樂安、宜黃行動的軍事訓令。”

這時,有人過來,交給周恩來一封信。

周恩來一看就知道是任弼時寫來的,忙打開看視……看後。他興奮地大聲告訴大家:“後方蘇區中央局同意恢復毛澤東同志任紅一方面軍總政委一職。”

於是,中央軍委發出了《通令》:

奉中央政府命令,特任毛澤東同志為紅軍

第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現毛澤東同志已到軍

中工作,我第一方面軍全體戰士,今後應堅決

在朱總司令與毛總政治委員領導之下,一致為

發展革命戰爭,爭取革命在江西及鄰省的首先

勝利而努力。仰我全體戰士一體知照。

中共軍委主席朱德

副主席王稼祥

彭德懷

八月八日

毛澤東重新回到了軍隊的領導崗位上,給方面軍指戰員以極大的鼓舞。

十天以後,一軍團和三軍團強攻樂安,全殲二十七師一個旅,俘虜3000多人;四天以後,又在宜黃北殲滅二十七師一部,餘部在師長高樹勳的帶領下,於20日夜,乘機在夜色的掩護下惶惶張張北逃。紅三、紅四軍緊追不捨,在撫州南的龍骨渡又殲滅一部。這一戰,又殲敵三個團,俘虜2000多人。

國民黨的二十七師組建還不到半年時間,7天時間,樂安、宜黃二仗損失二個半旅。

樂安、宜黃戰鬥結束後,在龍源的方面軍總部裡,葉劍英指著一張軍用地圖對周恩來、毛澤東、朱德、王稼祥說:

“據偵察,南城有守敵三個師十七個團的兵力。陳誠的第二路軍、三個師已快速增援到達宜黃以北地區。如果我們按計劃攻打南城,勢必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毛澤東:“恩來,我們放棄南城之敵,置陳誠第二路軍於不顧,紅軍主力向南,在南城、南豐、宜黃間發動群眾,休整部隊。”

王稼祥也贊同毛澤東的意見,說:“我們應退讓一步,再尋機殲敵。”

周恩來顯然贊成毛澤東的意見:“總司令,你下命令吧。

一方面行動,一方面電告後方中共蘇區中央局。”

前方領導向後方領導發出的請示電,被後方領導給否決了。正隨軍轉移的周恩來、毛澤東、朱德、王稼祥和葉劍英,突然接到總部騎兵通信員馬全送來的急電。周恩來接過急電,看後不由濃眉聚在了一起。毛澤東見狀關切地問:“出了什麼情況?”

周恩來把電報交給毛澤東。毛澤東輕聲念道:“……不攻打南城,是錯誤的決定。紅軍主力必須繞至宜黃北一帶,尋機攻戰陳誠部……”眾人得知電報的內容愕然了。

9.寧都會議

寧都北洛口。早晨,晨霧繚繞。

毛澤東獨自徘徊在樹林外的竹林邊,腳下便是流動的溪水。

毛澤東一直想著一個問題。前後方首腦在軍事行動上,發生了三次交鋒。為什麼前後方領導總髮生矛盾呢?他們不懂軍事為什麼還要瞎指揮?他們哪裡曉得,蔣介石已經準備第四次對江西蘇區進行大規模軍事“圍剿”了。在敵人尚未到來之前,應抓緊時間休整部隊,做群眾的工作,鞏固根據地。

他們哪裡曉得真正的銅牆鐵壁是群眾,是千百萬組織起來的群眾。

周恩來吹滅了室內的油燈,他雙眼發紅,看來是一夜沒有休息。周恩來走出房間,來到小院中活動著四肢,漸漸速度慢了下來。

周恩來正在想著後方發來電報的內容。

“9月26日訓令收到,我們認為完全是離開了原則,是極危險的部署,中央局決定暫時停止上述行動。”他心中也在問:

“前後方領導在軍事行動問題上,為什麼總髮生頂牛?是我們錯了?”他正想著,王稼祥來了。

“周書記。”王稼祥進來。

“稼祥同志,你早啊。”周恩來心中在激烈地鬥爭著,可他表面仍笑容滿面。

王稼祥看著周恩來:“周書記,一夜沒休息吧?”

周恩來正要說什麼,他見王稼祥也是精力疲倦的樣子:

“你也一夜沒休息嘛。”

“彼此彼此呀。”王稼祥扶了抹鼻樑上的眼鏡框,流露出不滿,說:“9月25日紅一方面軍下達的《在敵人尚未大舉進攻前部隊向北工作一時期的訓令》,是在前方電告後方建議召開中央局會議解決目前行動中的幾個問題的情況下,是他們又藉口項英、鄧發二同志去閩西,我們隨軍行動,在中央局開不起會議,我們才發了訓令。可他們又反對。我們在前方,最有發言權嘛。”

朱德這時也走了過來,剛好聽到二人的談話,插上一句:

“他們那是瞎指揮囉。”

毛澤東還在竹林邊徘徊著、深思著。

毛澤東也認為瞎指揮一害革命;二害群眾;三害自己。

在前方指揮作戰的領導為意見不統一,而大傷腦筋時,在後方的領導也為前方不聽招呼,而大為惱火,尤其是對毛澤東。

顧作霖非常氣憤地說:“叫他們攻打南城,他們藉口南城守敵兵強,叫他們圍城打援,他們又說‘攻城打增援’、‘無把握’,這不是‘右傾’是什麼?”

項英後悔不已地說:“看來恢復毛澤東紅一方面軍總政委一職,是我們犯了個大錯誤。”

顧作霖氣盛得很:“我們不能再猶豫了,一定要把毛澤東從總政委這個位置上再撤下來!”

鄧發一直沒發言,隨口冒出一句模稜兩可的話:“這種局面要設法扭轉一下。”

顧作霖:“‘隨軍行動’是他說了算。現在他是總政委,更是他說了算。長此下去,我們後方怎麼指揮前方?我們的權威何在?中國革命的出路何在?”

項英人比較老練,不像他們年輕氣盛過火動情,提醒任弼時說:“前方不是又發來電報建議召開全體中共蘇區中央局會議嗎?”

顧作霖馬上表示:“就依他們,開中央局會議。”

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後方領導到了前方的寧都小源村,召開了歷史上有名的會議,寧都會議。

小源村是一個山村,山村不大,依山勢走向,錯落著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農舍。農舍多是土牆、茅草房頂。小小的山村,一下子來了這麼多人,人來人往,進進出出,顯得很不一般。村頭樹蔭下,有許多馬匹在安靜地立著;村頭小溪邊,有幾個警衛戰士在放馬。

這次會議上,毛澤東遭到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批評。

任弼時主持了會議,與會的有毛澤東、朱德、王稼祥、項英、顧作霖、林彪、陳毅。周恩來因處理前方戰事,遲到了一步。

顧作霖陳詞激昂,像個主宰世界的救世主。他認為在毛澤東身上,多次發生同臨時中央的指示相對抗,從打贛州開始,直到打南城,長達七個月時間不尊重黨的領導機關。總強調在反“圍剿”中取得的一孔之見當聖經念。他反對沿贛江兩岸地區向北發展,主張向東發展是一種右傾主義、逃跑主義。

毛澤東聽著批評,甚至是上綱上線的刺耳話,也不動火,只是平靜地抽著煙。

項英也認為毛澤東的“誘敵深入”,說到底是等待主義,保守主義。至今對贛南會議的批評,連一絲一毫的悔改表現都沒有,反而同臨時中央的指示越走越遠。當前,我們應當警覺起來,右傾是主要危險。

任弼時也提醒毛澤東,這個時候是應該很好地認識這個問題,尤其是要放棄“狹隘經驗論”,不然是要危害革命的。

毛澤東不能再沉默了,他據理反駁:“在反‘圍剿’當中,我提出了‘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實踐證明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是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成功經驗。一切帶原則性的軍事規律,或軍事理論,都是前人或今人做的關於過去戰爭經驗的總結。這些過去的戰爭所留給我們的血的教訓,應該著重地學習它。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從戰爭中學習戰爭——這是我們的主要方法。打贛州我反對過,講過不打的原因。打贛州後,我主張向贛東閩西發展,到敵人力量薄弱的地方去開展工作,打下了漳州。

這也是被事實證明了的。不打南城,是敵情變了,我們也該相應的改變,如果紙上談兵,非吃敗仗不可!照弼時、項英、作霖三同志所說,我認為這是動搖並否認過去勝利的成績,掩蓋了領導上所犯的錯誤。”毛澤東的話則是一針見血。

顧作霖聽後氣色大變:“依據當時情況打贛州絕對需要,本來可以攻克,為何沒有攻克,是對攻取中心城市認識不足,對敵堅守中心城市估計不足,加上我們的暴破技術的缺點,才未能克城而撤圍。”

項英同他們一唱一和:“打下漳州雖然有一定的政治影響,但延緩了北上任務的實現,得不償失嘛。”

陳毅怒目而視他們。

林彪沉默緘口。

朱德氣得坐轉了身。

王稼祥扶扶鼻樑上的眼鏡框,不緊不慢地發了言:“我來說幾句。眾所周知,我是四中全會後由中央派到蘇區的,我對中央指示也一直是服從的執行的。但是,我從幾次反‘圍剿’的勝利中,以及從打贛州的教訓中,逐步認識到毛澤東同志的思想主張,是符合紅軍和蘇區實際情況的,他提出的戰略思想和戰術原則……”講到此,他停頓了一下。

任弼時、顧作霖和項英聽到他的講話,一下子都震驚了。

開始,他們還以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

王稼祥看了他們一眼,已察覺到他們突變的神色,根本沒有理會,繼續講道:“已經被實踐證明為行之有效的,他的指揮決策也一再被證明是正確的。紅軍和蘇區之所以能有今天,是與毛澤東同志的正確領導分不開的。”

陳毅突然插上一句:“講得好!事實就是這樣嘛!”

任弼時、項英、顧作霖同時怒目相視著。

王稼祥又講:“眾所周知,我與毛澤東同志並非舊交,相識不久。倒是與王明、博古同志是老同學、老同事甚至是同鄉。我在這裡所言,不帶感情色彩,完全是出自一個普通黨員的內心肺腑之話。”

朱德也站了起來,說:“我同毛澤東相處時間長,一起打仗,一起行軍,深知他的思想和領導藝術。如果說打勝仗有錯,我是總司令,也應該有錯。如果說打贛州失敗有功,我又成了功臣,啥子功臣?從井岡山發展到今天,不容易囉。前方研究的事情,變更計劃,不能算在毛澤東頭上,那是集體決定的事。”

會議出現了僵局,只好暫時休會。

太陽將要落下去。在小源村東北的一條山路上,周恩來和他的警衛員向西南急急趕路。由於馬跑得很快,他那長鬚在胸前不住地飄擺。

由於會議開的既激烈又壓抑,晚飯後,與會者神情各異,三三兩兩地出了村,向著各自選擇的方向散步去了。

王稼祥在竹林旁的小溪邊獨行。

任弼時、顧作霖他倆人談論著走到溪邊,見王稼祥已在,倆人就轉向另一個方向。

朱德、陳毅這兩位經南昌起義後,轉戰廣東最後到井岡山同毛澤東會師的老戰友,今天又走到了一起。倆人誰也沒說話,各自想著心事向北走出了小村。

遠處有兩騎人馬朝他們這裡奔來,倆人停步觀察了一陣。

朱德望著說:“像是恩來同志回來了。”

來人正是周恩來和他的警衛員,一直到了朱德和陳毅身邊才下馬。

“恩來,怎麼才趕回來?”朱德上前握住他的手。

周恩來歉意地說:“在路上耽誤了些時間。”他鬆開朱德的手,又握住陳毅的手問:“會議已經開始了吧?”

朱德心情不快地說:“開了一天,本來是研究準備第四次反‘圍剿’的事宜。結果,開成了批判潤芝的會。”

周恩來一怔:“情況如何?”

陳毅:“糟得很。”

朱德:“分歧還是發生在前線領導與後方領導之間。他們是中央派來的代表,不僅有表決權,還有否決權。其他與會的同志見此情況,又如何表態,現在休會,單等你來了。”

周恩來思而未答。他知道遇到了麻煩,而且是遇到了難以逾越的麻煩。

朱德告訴他:“你先去吧,我們兩個住在一起,潤芝住在曾老爹家。”

周恩來堅持道:“一起走嘛。”

朱德執意地說:“還是你先行一步。”

周恩來不在堅持,上馬而去。

朱德、陳毅並肩向回走。

晚上,周恩來聽取了任弼時、項英關於會議情況的彙報。

任弼時聲調不高,卻極有分量:“……我們都是臨時中央派來的,應該毫不猶豫地執行臨時中央的指示。我覺得你走的有些遠。前後方領導有些分歧,在執行中出現偏差,你應該負一定的責任。”

項英堅決地說:“戰爭領導必須求得專一獨斷,迅速決定問題。所以你應該負起戰爭領導總責。毛澤東同志,回後方負責中央政府工作責任。”

周恩來一直細心地聽著,沒有表示什麼。

任弼時說:“我同項英、作霖同志意見是一致的,就看你是如何考慮的。”

周恩來突然問:“稼祥同志是什麼態度?”

項英帶著不滿回答他:“他?態度很不明朗。”

“哦。”周恩來又陷入了不平靜的思考。

翌日,會議繼續進行,到了會議即將結束時,主持會議的周恩來也迫於上面的壓力,不得不講如下的話:“……贛州撤圍以來,前方和後方在認識上出現了一些偏差。前方領導人有以準備為中心的觀念,澤東同志表現最多,對中央電示迅速擊破一面開始不同意,有等待傾向。但,澤東同志積多年的作戰經驗,偏於作戰,他的興趣亦在主持戰爭。會議上,出現了些爭論,有些同志讓澤東同志回後方主持中央政府工作……”

王稼祥插話:“大敵當前,不可換將,指揮重任,非澤東莫屬!”

周恩來繼續說:“我提個建議,供會議討論。一是回後方主持中央政府工作;二是澤東同志如在前方則可吸收他不少意見,仍‘隨軍行動’助理,或者澤東同志負責主持作戰責任,我也在前方監督負責行動總責任。”

會議出現了小聲議論和交頭接耳。最後,由於臨時中央派來代表的堅持,多數中央局委員同意毛澤東暫時請病假,回後方主持中央政府工作,必要時到前方。就這樣,這位井岡山根據地的創始人,撫育紅軍成長壯大的奠基人,勝利地打退了敵人對蘇區三次“圍剿”的毛澤東,剛復出不到兩個多月,又一次地被剝奪了軍權。

毛澤東心情比較沉重,到了此時,他還能說什麼。他只好悶悶不樂地走出會場,沿著房中間的小道,走進了自己臨時住居的黃泥小屋。

夜。周恩來懷著沉痛的心情走進了毛澤東居住的黃泥小屋。毛澤東抽著煙立在一邊,他聽到身後有響聲,慢慢轉過身,望著站在屋裡的周恩來。周恩來立在門裡,望著抽菸不止的毛澤東。兩位歷史巨人,就這樣面對面地立著。還是毛澤東丟掉菸蒂上前跨了兩步,握住周恩來的手。兩雙手愈握愈緊。

毛澤東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向他表示:“軍事工作我還是願意做,前方何時電召便何時來。”

周恩來用力搖著毛澤東的手。

翌日清晨,天剛亮,毛澤東同牽馬的警衛員吳吉清悄然離開了小源村。出村後,毛澤東和吳吉清才上了馬,生怕影響了熟睡的村民。他提起馬韁,兩腿一夾,馬聽話地甩開四蹄愈走愈快。

不一會,毛澤東、吳吉清漸漸在視野中消失了。他是帶著遺憾、惆悵和壓抑離開小源村,在望不見的天際中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