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雍正帝龍體欠安 皇四子弘曆繼位

高冕>>清王朝皇權交接實錄

第十五章雍正帝龍體欠安皇四子弘曆繼位

雍正帝對自己身體健康狀況十分自信。建儲詔書說,此詔或收藏數十年,亦未可定,表明了他對自己壽數的樂觀態度。按他當時的眼光來看,先皇康熙帝活了六十八週歲,他當時才四十四周歲,即便壽數與先皇差不多,還可再活二十餘年。正是倚仗健康的身體,雍正帝不懼繁累,自朝至暮,日理萬機。一般白天召見廷臣和官員,夜晚批閱本章,常常秉燭幹到子夜才息手。勤於政務,費神勞心,嚴重地影響了雍正帝的身體健康。雍正七年冬,他的身體狀況開始走下坡路。

雍正七年冬天,雍正帝得了一場大病。此病持續一年多,幾乎摧垮了他曾沾沾自喜的身體。皇上本人似乎意識到了病情的嚴重性,覺得應當對繼位人問題作出交待。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他緊急召見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皇子弘曆、弘晝,以及大學士、內大臣數人,面諭遺詔大意。雍正帝才五十出頭,正常情況下焉能交待後事?

這年九月,雍正帝對自己的健康信心產生動搖,遂將存放於圓明園的親筆傳位密詔一事悄然告訴心腹大臣大學士張廷玉。由此可見,病中的雍正帝對圓明園中的這份密詔非常重視。圓明園系康熙帝所賜,為雍正帝所喜愛,從雍正三年(1725年)起,他時而住皇宮,時而住圓明園,兩處都成了施政之所。雍正八年,他還下諭規定,春末至秋初、秋末至春初兩個時令為官員到圓明園理政的時間,說明他到圓明園起居和處理政務已形成制度。身患重病的雍正帝擔心一旦自己倒下,別人若不知道圓明園中那份密詔所藏之處,不得不去取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面的傳位密詔,如此不僅太慢,而且兩份密詔對合以防偽的高明設想定也難以實現。

然而,令雍正帝欣喜的是,這場大病終於過去了。他從死神手中掙脫出來,轉危為安。身體受到了這次打擊,健康明顯不如從前,他明顯比以往注意保養龍體,身體漸漸好轉。雍正十一年(1733年)六月,年近五十週歲的雍正帝又得了一個兒子,取名弘瞻,這是他的第十個兒子。從雍正元年五月年貴妃為他生下兒子福沛,到此時謙妃劉氏為他生下弘瞻,其間未生子女,時隔十年又添貴子,說明龍體恢復得還不錯。雍正帝對自己身體能恢復到這種程度煞是滿意,自稱“實為過望”。雍正帝為自己龍體安康喜不自禁,多次將有關喜訊告訴心腹大臣。然而,他怎麼也沒想到,死神會突然向他伸出追命奪魂之手。

皇上就這樣走了。到底誰是他選定的繼位人?

雍正帝的婚配都在藩邸時完成,登上皇位後再沒有納妃嬪。他共有後妃八人,生有十個兒子,依出生先後分別是:弘暉、弘盼、弘昀、弘時、弘曆、弘晝、福宜、福惠、福沛、弘瞻。其中除六人早逝外,弘時因“性情放縱、行事不謹”,於雍正五年(1727),也就是他二十三歲那年,遭皇父嚴懲,被削除宗籍,不久死去。當時活著的皇子有弘曆、弘晝、弘瞻三人。論敘齒行次,弘暉為皇長子,弘昀為皇二子,弘時為皇三子,弘曆為皇四子,弘晝為皇五子,弘瞻為皇六子,其他都未敘齒。雍正帝還生過四個女兒,其中三人早逝,惟一長大成人的二女兒於康熙五十一年下嫁那拉氏星德。現在,弘曆是健在的三位皇子中最年長的,二十四周歲;弘晝比弘曆小三個月,二十三週歲;弘瞻還未長大成人,年僅兩週歲零兩個月,繼承皇位的可能性較小。弘曆、弘晝平時都為皇上所喜愛,年齡也相差無幾,究竟誰將成為大清國的新君?

這時,大學士張廷玉、鄂爾泰對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等人說:“正大統是當務之急,大行皇帝曾示我二人有密旨,應急請出。”在場的王大臣都表示同意。

公佈皇位繼承人越快越好。雍正帝精心備存的圓明園傳位密詔,這下真的要派上用場了。可是,張廷玉、鄂爾泰不知道傳位密詔所藏的具體位置,急問總管太監蘇培盛,竟也說不知。眾人又將急切的目光投向兩位大學士。“大行皇帝當日密封之件,諒亦無多。外用黃紙固封,背後寫一‘封’字者即是。”大學士張廷玉畢竟親眼見過,有板有眼地分析道。按照張廷玉的提示,總管太監很快找到了這份絕頂重要的密詔。張廷玉馬上啟封,在燈下當眾宣讀。在場的王大臣拜請弘曆受命。年方二十四歲的弘曆悲喜交加,接受叩拜,成為大清國第五位皇帝。

秘密建儲是雍正帝的創舉,在中國歷史上前無古人。在外國,如此確立繼位人、實現最高統治權過渡的辦法,波斯國就實行過。但雍正帝想得比波斯國君主更為縝密、周全,除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之後放一份傳位密詔外,還親自在圓明園藏了一份密詔,病重時將密詔大意及時告訴一些王大臣,後來,還先後將此密詔給一位漢大臣和一位滿大臣閱看,以防種種不測。雍正帝所採用的秘密建儲之法更為妥帖,更為成熟。可以說,在解決皇位繼承人問題上,雍正帝充當了中國歷史上的扳道夫。

此後清歷朝最高權力交接,從乾隆帝、嘉慶帝、道光帝至咸豐帝,都採用雍正帝發明的秘密建儲辦法,遂形成確立皇位繼承人的制度。由於咸豐帝膝下只有一個兒子,無需採用此法;同治帝、光緒帝沒有兒子,這種辦法派不上用場。到溥儀,大清國崩潰,這個制度隨之埋入廢墟,化作陰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