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景城書鋪的小讀者
景城離崔爾莊一公里,坐落在子牙河畔,是一個水陸碼頭,商業發達,文化繁榮。過去紀常跟三叔四叔到景城逛街。街上的店鋪館肆門口,都掛著對聯招牌,聯語精粹,對仗工整,喜好對句的三叔,帶他一邊逛街,一邊背記店鋪的聯語。天長地久他都能倒背如流了。後來他又發現了村東街上有一座書鋪,是他最愛光顧的地方。即使沒有三叔四叔帶領,他也經常一個人獨來獨往,到書鋪來讀書。他一目十行,讀覽飛快,看了一本再換一本。這書鋪的掌櫃,人稱馮先生,最初他並沒注意這個在人堆兒裡不起眼的常來讀書的小娃娃。後來時間長了,他漸漸發現了這個讀書興趣很濃的小小學童。只是這孩子只看不買,要看他的穿著打扮,又不像貧窮人家的子弟,這引起了馮先生的注意和好奇。更使先生好奇的是,他讀的書都不是孩童喜愛的神話故事、謎語遊記之類的書籍。一次紀昀又來書屋,徑直走到書架取下一本《紫山奏議》閱讀。馮先生看在眼裡,實在奇怪這個娃娃竟然閱讀大人感興趣的書籍。馮先生走到紀昀身邊,對他說道:“你讀的這部書是明李直隸省永年縣的胡瓚所著。胡瓚是聞名一時的俊才,弱冠之年即登弘治癸丑科進士,曾任大同巡撫。胡公才智過人,所陳邊防六事,皆為聖上嘉納,後來當上了工部尚書。我這書鋪還有他另一部著述《巡邊錄》八卷。公子少年大志,將來定能成為國家棟梁,兩書不可不讀,公子有意購買,可七折收費。”紀曉嵐沒想到馮先生在一套宏論後,向他兜售起生意來。他身上一來沒帶錢,二來他只想看蹭書,不想花錢買,便起身施禮說:“請先生海涵,晚生今天來景城,順腳來寶號看看書,原沒有購書之意,讓先生見笑了!”說完這話他就想跑,但馮先生張開兩臂攔住了他:“公子且留步!你先把書帶著,改天得便再還書金不遲。”紀曉嵐見先生如此信任、熱誠,不好再溜,便把實情相告:“先生不要生氣,實是晚生看過一遍後,就不用再買了,請先生多多原諒。”馮先生聽了紀曉嵐的回答,心裡半信半疑,便順手拿著《紫山奏議》揀出其中幾篇讓紀曉嵐複述內容原意,結果他不但能說出文章的內容要旨,連文章的精警之句都不錯一字,這下馮先生簡直驚訝得目瞪口呆了,連說:“小公子果然過目成誦,奇才奇才!”然後先生又向他打聽是誰家的孩子,住在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