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曉嵐想住姥姥家

有一天,紀昀心裡又想出一個戲耍開心的花招兒,便叫文鸞把他的頭髮梳成兩個髻,狀如蟬頭,烏黑鋥亮,煞是新穎,他就拽著文鸞到村街中心去玩鬧。那裡有一個高台,立著一座不大的土地廟,冬春兩季老人們在這兒倚著廟牆曬太陽,夏秋天在大樹下對棋納涼;孩子們便在高台下用樹枝玩“打台”,拿皮鞭抽陀螺。總之,這裡是一村中人們聚集的熱鬧場所。紀曉嵐來到這裡,他那奇形怪狀的打扮,果然引起老人孩子們的注目,老人們張開嘴巴開懷哈哈大笑,孩子們圍著他拍手叫好。這時常來紀府走動、曾到莊園與老太爺對弈的惠明和尚正和他走了個碰頭,老和尚看著紀昀嘻嘻笑著,走過來用手指撥弄了一下那兩個矗立的�髻,說道:“五公子,你這裝扮可真新鮮,又好看。聽說你善對句,我出一聯:”牛頭喜得生龍角‘,你對下聯吧�“紀曉嵐沒加思索,張口就對出下聯:“狗嘴何曾長象牙。”站在廟台上下的老人、孩子聽了這句對句都樂得前仰後合,他達到了娛樂人群的目的,那惠明和尚捱了一頓挖苦,只好悻悻地走開了。經過童子試之後,紀昀的“神童”之名與他所對的聯語,不脛而走,傳揚得很遠,連他的姥姥家都知道了。原來張夫人的孃家,也是滄州的名門望族。張夫人的父親張芬,字雪峰,性情高潔,雖滿腹經綸,但隱居不仕。這一年春天,派家人送來書文,說是非常想念女兒,又極想見這個傳說得活靈活現的“神童”外孫子,就著女婿外放姚安府不在家,正好接張夫人回老家住住孃家。張夫人接到父親的家書,正在猶豫和躊躇是否歸寧。聽說要去姥姥家,這可樂壞了紀曉嵐。他自小常聽父母唸叨張芬老人,還有舅舅及表兄弟們,他久有住姥姥家的意思和渴望,看看外祖父的手書,便攛掇著說:“去,一定去,就著父親遠在雲南姚安府,您不正好住孃家嗎﹖我也正好去住姥姥家。咱村小門小戶的農家孩子,跟孃家隔著不過三鄉五里,哪個孩子沒去過姥姥家,只有我這個九門九關的高門大戶家的孩子,連見都沒見過姥爺一面,親情這麼淡漠,走動得如此不勤,太不像話,往後我爹要是調回京城,把咱們接走,離著更遠,機會可就沒有了。”張夫人聽兒子這話十分在理,便說:“只是還要向你爺爺去請求准許才成。”“您別發愁,不要緊,我去跟爺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