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暢遊水月寺

幾年不見,見外孫已長大成人,外祖父心中十分高興,曉嵐的兩個舅舅——張夢徵、張健亭也都非常喜歡他。外祖父對兒子說:“你明日得空帶他到水月寺走走。”水月寺在滄州城西北,面臨衛河,風景優美,寺院建於唐代,年代久遠,已破敗不堪,雍正年間重修,面目全新。寺內殿堂樓閣,古樸典雅,幽欄曲徑,花木掩映,聞名遐邇。據說一個雲遊道人,在寺內一亭柱上題寫了一句上聯,便笑吟吟地走了,從此,就給滄州文人留下一個難題,至今還沒有人對上。外祖父的用意,也是想測測外孫的本事。這天曉嵐隨著舅父來到水月寺,看完正殿,來到大殿後的一座小亭榭之下。小亭立在假山之上,玲瓏剔透,留心看時,見一棵楹柱上寫著一句話:水月寺魚遊兔走看看左右,沒有對句,顯然這就是那位遊僧留下的上聯。曉嵐仔細端詳,發現這聯語於平易中有奇崛,對上此句,絕非易事,句中詞語含義深刻,水中有魚,月中有兔。這也緊扣水月寺名。其水、月、魚、兔互相呼應,便是其中奧妙,所以多年來,沒有人能對出下聯。舅父張夢徵在一旁說:“昀甥兒,可否對上下聯﹖”曉嵐想了想說:“這有何難,我以‘山海關’對‘水月寺’,‘虎躍龍飛’對‘魚遊兔走’,下聯即是:山海關虎躍龍飛。”舅父連聲說好,曉嵐取出筆墨,在柱子上寫出了下聯。遊人都圍攏過來,交口稱讚,都說這下聯更好。山中有虎,海里有龍,虎嘯龍吟,更有氣魄。一位老人看到,直喊:“妙哉,絕哉�這位公子真是奇才�”回到家中,舅父將曉嵐的對句誦給張雪峰,張員外聽後神色飛揚,非常高興,驚訝地說:“好,好�對得自然貼切,天衣無縫,看似信手拈來,毫無雕琢痕跡。外孫確有稟賦,要發奮用功,將來一展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