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良鄉村有方除怪

話說石珠集眾將擇日祭旗出軍,只見副軍師稽德說道:“我等若引兵竟襲洛陽,只恐洛陽將士,未肯甘心,不能保其必勝。晉陽左擁恆山,右繞太行,為晉之要地,況上黨、平陽,山川險峻,居天下之脊,河朔咽喉,在所必取。為今之計,不若先引兵取了晉陽,創立基業,然後引兵分掠各郡。既有了根本,然後再引百萬之眾,直指洛陽。所謂進可以戰,退可以守,金石之策,無過於此。不識元帥以為何如?”石珠道:“軍師之策,實是有理。但我坐視賈后,反去攻城掠地,天下之人必以盜賊目我。何不先討賈后,然後相機而動,挾天子以定四方,豈不名正言順?”

稽德道:“非也。賈后雖不道,縱使得其人而徵之,天下之人未必無殺身之地;若引兵竟取晉陽,惠帝庸儒,決不能遣將出兵,越長江而與我爭,必破之道也。”劉元海道:“大丈夫作事,當磊磊落落,如星日之皎。司馬氏欺人孤兒寡婦,竊取天下,令其骨肉相殘,乃理之當然,何足深怪。我等行事,正當效漢高光武,自立基業,何必如曹孟德所為,挾天子以自重哉?”石珠聽了兩人之言,疑心未定,顧問眾人道:“副軍師與副元帥之言,諸將以為何如?”護軍軍師侯有方,與鎮軍大將石季龍,驃騎大將陸雲閒,一齊說道:“副軍師與副元帥之言,實是妙策,元帥不可不聽。倘四方豪傑乘機而起,先我著鞭,那時坐失時機,悔之晚矣。”石珠方歡喜道:“既你諸將之意相同,何愁不成?”便決意去取晉陽,只待擇日起兵。有詩為證:

燕為無家林木語,犬因失主月霜眠。

中原本是車書會,好見琅玡入應天。

過了幾日,已是十三日甲子,石珠便下教場,點起雄軍十萬,從行諸將二十員,用左將軍慕容廆為正先鋒,右將軍呼延晏為副先鋒,留下神機副元帥袁玉鑾,同著謝蘭玉等看守洞中。將兵馬分作兩處,前隊是劉弘祖、石宏、段琨、幕容廆、呼延晏、劉宣、姚仲弋、張方、桐凌霄及副軍師稽德,共是十人;後是石珠、陸松庵、陸靜、齊萬年、喬晞、王浚、李雄、張傑、符登及護軍軍師侯有方,也是十員大將;王子春與稽誠,往來運糧。當時發炮三聲,諸軍一齊起程。但見:雲開石谷旗旌壯,路繞壺關征馬遲。

十餘萬軍浩浩蕩蕩,行向前來,直抵長平關。守關將官姓黃名祥,聽知消息,集眾將商量應敵,當有副將高士元說道:“石珠無故稱兵犯順,若不速為撲滅,天下不逞之徒,皆以石珠為口實,互相煽動,為患最大。且彼烏合之眾,破之猶易。主將堅守關隘,待小將擒來獻麾下。”說罷,就披掛上馬,引兵出敵。石珠傳令,離關五里安營,令先鋒慕容廆出馬,慕容廆得令,結束整齊,騎上白文貙,手提金簡,引兵而出。兩下相見,高士元喝道:“何處草寇,敢來稱兵犯吾疆界?快通名來。”慕容廆道:“我乃發鳩山棲賢洞石元帥麾下,左將軍充正先鋒使慕容廆是也。你是何人,敢來決戰?”高士元道:“我乃長平關副將高士元,你等無故引兵而來,此是何意?”慕容廆道:“晉室乖離,英雄並起,你那司馬氏骨肉相殘,我等乘時而起,豪傑用命,正大功不日而成,你徒守此關,有何益處?不若早早投降,共圖富貴。到是見幾之士。不然攻破此關,身名兩喪,悔之晚矣!”高士元怒道:“無知賊寇,敢出狂言!”便提手中大刀,劈面砍來。慕容廆閃過了,舞起金簡,兩下大殺。戰到三十餘合,高士元氣力不加,拖刀而走。慕容廆驅兵掩殺過來,高士元已是走入關內,堅閉不出。

慕容廆只得引兵回寨,與石珠報功。石珠令軍政官記了功,卻與眾商量破關之策。呼延晏道:“此關有何難破?只消小將略施小計,便唾手而得。”石珠喜道:“呼延將軍有何妙計?請試言之。”呼延晏道:“明日仍舊是慕容將軍出戰,引高士元下關,只要詐敗而走,士元必然來追。關上黃祥見高士元得勝,必然開關相逐,那時元帥再調人敵住黃祥,小將引一支兵抄出黃祥背後,在關上放起火來。關中兵微將寡,必然潰亂。此乃調虎離山之計,元帥以為何如?”石珠道:“此計甚妙,必然取勝。”當夜無話。

到次日,就令慕容廆出兵,引兵直至關前挑戰。關上高士元聽得,即忙下關抵敵,大罵道:“昨日偶然誤輸於汝,今日又來討死,不殺你誓不為人。”慕容廆更不答話,提起金簡就打。高士元抖搜精神,舞動大刀。兩下戰上二十合,高士元一刀砍來,慕容廆將身一閃,撥轉白文貙就走。高士元不知是計,隨後趕來。

關上黃祥見高士元得勝,引兵趕下關來。右兵陣上,早有齊萬年接住,兩人又戰有二十餘合,萬年也引兵而走。黃祥那管是計,緊緊追著有一里多路,與前面高士元接著。忽然回頭,見關上火光燭天,炮聲大震,黃祥吃了一驚,已知中計,連忙尋高士元殺回舊路。忽然撞出冠軍大將軍姚仲弋,大叫道:“你等已中了我們計,關已失了,還要走往那裡去?”黃祥大怒,挺槍來刺。高士元也引兵相助。三個人戰上十餘合,姚仲弋提起日月刀,將高士元砍於馬下,正是:

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

黃祥見砍死了高士元,不敢再戰,走出圈外。竟望潞安府逃走去了。姚仲弋見走了黃祥,也不追趕,竟引兵殺到關前來。只見關上已豎起石家旗幟,不勝大喜。遂引兵入關,與呼延晏合兵一處,遣人救滅了火,飛騎報知石珠。石珠見得了長平關,遂拔寨而起,引了大隊人馬入關。安頓已畢,姚仲弋、呼延晏入見,石珠叫寫了二人頭功。分付關隘燒燬的,仍然修好,被火之家,各給與米粟、布帛。官員缺的,簡取賢能鎮守。官民人等,無不歡悅。詩云:

十萬雄兵出戰場,金戈鐵馬耀寒塘。

先聲到處將軍服,仁義欣從民物揚。

石珠在關中停留了十餘日,起兵竟向潞安府來。前軍到了良鄉村,天色已暮,那時正是十一月天氣,朔風嚴寒。忽然間彤雲密佈,飄飄揚揚,落下一天雪來。但見:

輕如柳絮隨風舞,白似鵝毛帶溼飛。

唐李義山有古詩一篇為證:

朔雪似龍沙,呈祥勢可嘉。有田皆種玉,無樹不開花。班扇慵裁素,曹衣詎比麻。

鵝歸逸少宅,鶴滿令威家。寂寞門扉掩,依稀履連同。人疑遊面市,馬似困鹽車。

洛水妃微妒,姑山客漫誇。聯辭雖許謝,和曲本慚巴。粉署闈全隔,霜台路正賒。

此時斟賀酒,相望在京華。

石珠見天氣寒冷,又且下雪,便傳下號令,就在良鄉村紮下大營,待天晴了再行。軍士得令,擇茂林深處,安定營寨。石珠又令張方,帶領軍士入鄉落中,看有枯柴樹枝,取到營中燎火,以避寒氣,但不許攪亂居民。張方得令去了。石珠便叫安排酒席,同諸將賞雪。

少頃,酒席完備,石珠與眾人正飲間,只聽得喊聲大起,奔進寨來,眾人都吃一驚,連忙出營觀看。只見半空中一個怪物,青面獠牙,銅眼赤發,滿身紅筋露出,並不穿一絲衣服,手執釘鈀,口吐紅煙,惡狠狠的趕著張方與那一班軍士而來。眾人見了也嚇了一嚇,一齊進營中。只有侯有方與稽有光立而不動,等張方奔到營前,讓他進去,侯有方卻取紫電鎮魔寶劍,騰地跳在空中,望那怪物就砍。那怪物居然不怕,與侯有方戰有半個多時,看看天暗,雪又下得大了,只得拋了釘鈀退去。侯有方見怪物退了,方才落地下來。那稽有光還呆呆的,仰看不止。見了侯有方下來,方才說道:“好利害!竟不知他是甚麼怪物,敢與軍師決戰。”侯有方一面笑,一面攜了有光的手,走進營來,說道:“不知是甚麼怪物,手段卻有一二分,然不足為異。我明日一定要滅除他,省了地方之害。”稽德道:“小弟之意也是如此,明日須仗軍師大展法力,小弟也當爭效一臂。”有方道:“如此甚妙。”正說話間,石珠與眾人接見問道:“此怪果何出處,妖力何如?”有方道:“方才與他戰了一陣,已退去了。但不知他何處藏身?必須尋著根由,除此惡物,方消其害。”劉元海道:“不難,今日且自飲酒,明日去尋此間鄉人,問他便知端的。”眾人見說,俱各稱善,遂一齊入席飲酒,更深方散。

次日,石珠一心要滅此怪,為地方除害,便令從人,去尋鄉夫,問其備細。不多時,只見帶進一個農夫來,石珠便問道:“昨日有一個奇形怪狀的青面鬼,滿身紅筋,手執釘鈀,口吐紅煙,逐我軍將,不知是何怪物,你可說個詳細,我替你地方除此一害。”農夫搖頭道:“不可!不可!除不得!除不得!”石珠道:“甚麼除不得?你且說來,我自有法除他。”農夫道:“不是元帥無法除不得,乃是我等小人靠他生活(側批:新文),所以除不得。”石珠道:“胡說!那有好好的人,靠這鬼怪生活。”農夫道:“元帥有所不知,小人這良鄉村也有一百多人家,都被這神仙吃完了。”(側批:野人之語,妙甚)石珠聽了這話,不覺大怒。不等他說完,喝道:“人都被他吃了,還說靠他生活,還說他是神仙,真是個病狂喪心的人,說出這樣話來,叫他來何用?趕他出去罷。”農夫道:“說差了,不是他吃完,是小人們情願進獻他的。”石珠道:“一發胡說,那有將人去獻這鬼怪,還說是情願的!”農夫道:“元帥那裡知道,這神仙叫做神火至尊,離此半里路,有個廟宇,是他的香火,年年到了四月十五日,小人們備辦豬羊,扛著一個兩三歲的女兒,到廟中去獻他,等他吃了,然後下秧種田,那年收成,定有二十分,就是小人們也都健旺,沒有疾病。若一年不去獻他,或無活人,不是田荒,就是人死,家家弄得七零八落,小人不能生活了。”石珠聽了,不覺失笑道:“這村人真正是個下愚之人,這明明是個怪物作祟,反說靠他生活,實是可嘆!”

便叫賞了農人酒食,打發他去了,對侯有方說道:“如此怪物,不知害了多少人家女兒,若不滅除,將來還有大害,不知軍師用何法除之?”侯有方道:“先將他的廟宇燒燬了,然後除此惡物,更有何難?”稽有光道:“看此惡物,也是神通廣大,軍師不可輕視他。”有方道:“不妨,我自有法除他。”便令二十名軍士,各帶了乾柴茅草、硫磺引火之物,仗了紫電鎮魔寶劍,引著軍士出營,竟尋他的廟宇。

果然,行了半里多路,只見一個廟宇,且巍奐齊整,上面釘著一匾,有三個大字,道:神火祠有方看了,不覺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便叫軍士。將乾柴茅草一時點著,擲入廟中。卻好廟門內堆著許多稻草,便一刻燒將起來。但見:

頃刻紅光從地起,霎時黑霧滿村迷。

正燒間,忽然廟門外一聲震響,震得草木俱動,雷過處,那神火至尊飛奔而來,大喊道:“侯有方,我又不來害你,你卻燒我廟宇,滅我血食,此是何意?”侯有方罵道:“惡怪毛神,你已積祟有年,吃了村中多少女兒,我特來替村坊報仇斬你!”神火至尊道:“我吃村坊上的人,關你何事?也要你來管?”侯有方怒道:“人是可吃的麼?不要多言,看劍!”便飛起鎮魔劍砍來,神火至尊也舞起釘鈀來戰,兩下就在山前戰有二十餘合,未分勝敗。侯有方大怒,口中唸唸有詞,解下腰間一條線帶,望上一拋,只聽如天崩地裂一聲響,奔下一根大蟒蛇來,將神火至尊緊箍纏住,神火至尊這才慌了,忙將釘鈀去築那蟒蛇,被有方提起寶劍,走上前一步,喝聲道:“著!”寶劍劈將下來,那怪避閃不及。劈死熊精,就拖他擲在火中,頃刻間,連那廟宇燒個乾淨,遂除了村坊一害。正是:

滅卻邪魔世界寧,人家兒女得安生。

鄉人空說多靈應,卻是熊中一老精。

有方斬了熊精,燒了廟宇,遂仗劍還營,對石珠等告知其事,石珠大喜道:“軍師為地方除怪,其功不小。”遂叫安排酒席,為有方賀功。是日,天雖晴霽,雪尚未消,軍馬還不便就行,在良鄉村一連住了三日。這日正要動身,只見一個軍士,慌慌忙忙報將進來,眾人都整頓不及。

畢竟不知是什麼事,眾人都如此慌忙?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