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蕭逸想到武俠小說的意義

作者
輕塵
日期
2022年02月17日
出處
https://bailushuyuan.org/novel/traditional/reviews/11

最近有關於蕭逸的報道,蕭逸先生是繼金庸梁羽生古龍之後的武俠小說大家。他23歲時以處女作《鐵雁霜翎》步入文壇,實際上與古龍差不多同時開始寫作,近半個世紀來,他共著有各類武俠、歷史小說40餘部,各類專欄小品雜文1000餘篇,還兼職電視公司編劇,撰寫各種電視劇本200餘集,電影劇本20餘集。他的《甘十九妹》、《飲馬流花河》、《無憂公主》、《馬鳴風蕭蕭》、《長劍相思》等武俠小說發行量均已超過百萬冊,並被改編為電視連續劇,讀者、觀眾眾多,影響非常廣泛。

蕭逸的武俠小說,不同於金庸的大場景、大氣魄,也不同於古龍的波譎雲幻、快意恩仇,而是注重於人物內心的精細刻畫。蕭逸善於塑造那些身不由己、進退兩難的多情俠客,但與金庸、梁羽生、古龍的小說一樣,十分注重俠氣,他說:“我們的‘俠’道一以貫之,骨子裡是偉大的同情。捨棄這個思想,都不是武俠傳統的價值。”是的,正是博大胸懷、巨大的同情心,才是根本的俠氣。

從金庸到蕭逸,武俠小說的影響非常廣泛,近十年來,又通過翻拍成影視,影響就更大了,武俠小說的第一個意義就是影響的廣泛性,從高知識人群諸如教授、高級工程師等,到稍有些文化知識的人,如泥水匠、木匠等,從國內到國外華人地區,只要是有中國文字影響的地方,就有人喜歡讀武俠小說,而且讀得津津有味。這是其他小說,包括歷史小說等所無法比擬的。

武俠小說的第二個意義潛移默化的文化意義。武俠小說是通過以俠為主、以武為輔的虛構故事來傳播文化,在曲折多變、妙趣橫生的故事中,隱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表達著楊善去惡的價值觀念,讓廣大的讀者感受文化的價值。可以說,武俠小說是很中國的,具有很足的中國味。武俠小說在國外華人地區的傳播,實際上也是在把中國傳統的文化傳播到世界上,這種“軟”傳播的方式比“硬”宣傳要有效得多。

武俠小說的第三個意義是給予人輕鬆快樂的感覺。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忙碌的人們已經承受著很累很沉重的壓力,讀嚴肅的小說,讀真實性強的故事,讓人聯想起沉重的現實,太累了,而武俠小說的虛幻、有趣、極具情節性的風格,讓人很容易讀進去,很輕鬆,讀起來很愉快。那種“出乎意料之外,卻在其理之中”敘述方式,常讓讀者拍案叫絕。

武俠小說的第四個意義是促進了圖書、影視等文化產業的發展,武俠小說大都很暢銷,改編成電影、電視也很受觀眾的歡迎。這是一種比較有效的發展文化產業的具體方式,圖書、影視的經營者藉助於武俠小說大師們的“創意”,經過一定的創意策劃,把“武”和“俠”的故事,變成了大把大把的鈔票,點“事”(故事)成“金”(金錢)。

武俠小說的第五個意義是拓展了小說的範圍,武俠小說原來被認為不是“小說”,不被正統的文學看中,但現在越來越被肯定是小說了:文學史寫了武俠小說的篇章,大學教授開了武俠小說的課,武俠小說的篇章被選入教學課本。實際上,武俠小說以它特有的形式拓展了小說的範圍,使小說更生動、更有趣、讀者更廣泛。當文學為人所喜歡時,人也才喜歡文學。武俠小說在這個意義上,更“文學”。

當然,武俠小說由於其虛構強等特點,更由於其對俠氣的誇大張揚,也有一定的消極影響,如只講兄弟義氣,淡化法律制度意識等。不過,試想,什麼樣的文學形式沒有消極性呢?

反正,武俠小說喜歡讀起來就是有趣。

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https://bailushuyuan.org/novel/traditional/reviews/11

評論

更多推薦

外國人對金庸武俠小說的理解,超好笑

外國人對金庸武俠小說的理解,超好笑

金庸先生的小說一直以其豐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而聞名。以下是美國小說家、暢銷書作家阿爾-蒂爾對英文版《金庸作品集》的評論節選。譯者的能力有限,所以翻譯得很生硬,倒也原汁原味。

北大中文教授講金庸小說中的悲劇愛情

主講人簡介:孔慶東,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1983年自哈爾濱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錢理群先生的開山碩士、嚴家炎先生的博士,主攻現代小說武俠小說,語言駕馭出色,文章不僅生動有趣且憤世嫉俗。著作有《北大往事》《47樓207》《黑色的孤獨》《口號萬歲》《青樓……

金庸小說點評——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金庸於三十一歲時(一九五五年)創作出了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最後一部《越女劍》則創作於一九七○年,十五部長短篇小說寫了十五年(《鹿鼎記》於一九七二年連載完畢後,四十八歲的他宣佈封筆)。其後,金庸又花了十年功夫,對作品進行逐字斟酌的全面修訂,終於……

金庸小說的十大經典感人愛情片段

1.她慢慢站起身來,柔情無限的瞧著胡斐,從藥囊中取出兩種藥粉,替他敷在手背,又取出一粒黃色藥丸,塞在他口中,低低地道:“我師父說中了這三種劇毒,無藥可治,因為他只道世上沒有一個醫生,肯不要自己的性命來救活病人。大哥,他不知我……我會待你這樣……” ——……